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P2P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引言第10页
   ·固定网络中P2P发展现状第10-11页
   ·移动网络中P2P发展概况第11-12页
   ·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P2P的基本原理第13-20页
   ·P2P网络技术第13-17页
     ·P2P特点第13页
     ·P2P基本原理第13-14页
     ·P2P模式与C/S模式的比较第14-15页
     ·P2P网络拓扑结构第15-16页
     ·BitTorrent协议流程第16-17页
   ·移动P2P概述第17-18页
     ·移动P2P特点第17-18页
     ·3G网络为移动P2P提供的技术支撑第18页
   ·P2P网络面临的问题第18-20页
第三章 P2P流量检测技术第20-28页
   ·基于端口号的P2P流量识别技术第20页
   ·深层数据包检测技术DPI第20-23页
     ·典型的P2P协议及其应用层签名分析第21-22页
     ·DPI技术的优点第22页
     ·DPI技术的缺点第22-23页
   ·基于流量特征的P2P流量识别技术第23-25页
     ·连接特性检测第23页
     ·连接建立过程中TCP/UDP检测第23-24页
     ·KeepLive过程第24页
     ·数据下载过程的检测第24-25页
   ·基于双重特征的P2P流量识别技术第25-26页
     ·基于统计行为特征的P2P流量识别技术第25-26页
   ·各种识别技术的比较第26-28页
第四章 P2P Cache系统的设计第28-47页
   ·P2P Cache系统设计第28-32页
     ·系统目标第28页
     ·系统原理第28-29页
     ·系统结构第29-30页
     ·功能模块介绍第30-32页
   ·P2P Cache系统工作原理第32-36页
     ·应用层协议分析技术第33-34页
     ·基于会话进行协议识别第34-35页
     ·基于特征码进行协议识别第35页
     ·基于应用层协议分析在会话基础上进行深层协议识别技术第35-36页
     ·未知P2P协议的识别技术第36页
   ·P2P协议分析第36-39页
     ·旁路速率控制技术第37页
     ·速率估计器第37-38页
     ·连接标记器第38页
     ·阻断分组生成器第38-39页
     ·流量旁路控制优势第39页
   ·P2P Cache系统业务流程第39-40页
   ·P2P Cache系统容量计算第40-41页
   ·P2P Cache系统管理第41页
   ·P2P Cache系统特点第41-42页
   ·利用P2P Cache系统优化网络流量第42页
   ·P2P Cache应用系统案例分析第42-47页
第五章 P2P在移动网络中的应用第47-63页
   ·移动互联网的结构和特点第47-48页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第47页
     ·P2P技术应用于移动互联网所面临的挑战第47-48页
     ·P2P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模式第48页
   ·移动互联网的P2P网络体系结构第48-54页
     ·集中式架构第49-50页
     ·半分布式架构第50-53页
     ·全分布式架构第53-54页
   ·移动P2P应用与网络体系结构的关系第54-57页
   ·移动互联网的P2P网络资源发现技术第57-63页
     ·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的P2P算法第57-60页
     ·基于移动ad hoc网络的移动P2P算法第60-63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3-65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63-64页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64-65页
缩略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网元实时流量的监控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运营商网络安全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