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金属切割及设备论文--电弧切割及设备论文

气中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蚀除量及微观形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理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外电火花加工机理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12页
        1.2.2 国内电火花加工机理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2-14页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气中单脉冲放电温度场仿真第15-36页
    2.1 气中电火花线切割放电加工机理研究第15-18页
        2.1.1 极间介质电离及击穿形成放电通道第15-16页
        2.1.2 电极材料熔化及气化热膨胀过程第16-17页
        2.1.3 电极材料的蚀除第17-18页
        2.1.4 极间介质的消电离第18页
    2.2 气中WEDM单脉冲放电的温度场模型第18-25页
        2.2.1 温度场分析基本理论第18-19页
        2.2.2 物理模型第19-20页
        2.2.3 传热过程中的热流密度模型和数学模型第20-22页
        2.2.4 初始和边界条件第22-24页
        2.2.5 电极间能量的分配系数和相变处理第24页
        2.2.6 放电通道半径的估算第24-25页
    2.3 气中电火花放电加工单脉冲温度场仿真第25-30页
        2.3.1 ANSYS温度场分析流程第25-26页
        2.3.2 单元类型的选择第26页
        2.3.3 设置材料物性参数第26-29页
        2.3.4 建模及网格划分第29-30页
        2.3.5 载荷施加与求解第30页
    2.4 仿真结果第30-35页
        2.4.1 单脉冲放电温度场仿真结果第30-33页
        2.4.2 连续脉冲温度场仿真第33-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蚀除量建模与计算第36-52页
    3.1 气中电火花线切割放电点分布情况第36-37页
    3.2 电蚀坑体积之间的叠加第37-38页
    3.3 脉冲有效利用率第38-39页
    3.4 蚀除量建模第39-44页
        3.4.1 电蚀坑简化模型的假设与验证第39-41页
        3.4.2 电蚀坑蚀除体积公式第41-44页
    3.5 气中精加工实验与数据测量第44-47页
        3.5.1 气中精加工实验方案第44-46页
        3.5.2 实验结果数据测量第46-47页
    3.6 蚀除量计算第47-51页
        3.6.1 第一组蚀除体积计算第47-50页
        3.6.2 第二组蚀除体积计算第50-51页
    3.7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微观形貌研究第52-62页
    4.1 单脉冲仿真形貌图第52-54页
    4.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形貌分析第54-56页
    4.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变质层分析第56-57页
        4.3.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变质层的结构第56-57页
        4.3.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变质层的元素分析第57页
    4.4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粗糙度分析第57-61页
        4.4.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的平均粗糙度Ra第57-59页
        4.4.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的最大粗糙度Rz第59-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用高纯镁变形均匀性分析及其对耐蚀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锰氧化物Dy(Mn1-xFex)O3中的多铁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