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等离子体物理特性 | 第12-17页 |
1.2.1. 等离子体谱线轮廓 | 第12-14页 |
1.2.2. 等离子体发射谱线强度 | 第14-15页 |
1.2.3. 等离子体温度 | 第15-16页 |
1.2.4. 电子密度 | 第16-17页 |
1.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3. LIBS检测颗粒流技术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第二章 颗粒流SD值法识别有效光谱数据 | 第25-39页 |
2.1. 方法介绍 | 第25-28页 |
2.1.1. SD值法原理 | 第25-27页 |
2.1.2. SNR法原理 | 第27-28页 |
2.2. 实验系统介绍 | 第28-29页 |
2.3. 实验样品及过程 | 第29-31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2.4.1. 阈值的设定 | 第31-34页 |
2.4.2. 三种有效数据识别方法对比 | 第34-36页 |
2.4.3. SD值法适应性分析 | 第36-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颗粒流激光等离子体光谱强度特性及粒径效应研究 | 第39-49页 |
3.1. 实验系统介绍 | 第39-40页 |
3.2. 实验样品及实验过程 | 第40-41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3.3.1. 不同质量流量下光谱强度稳定性分析 | 第41-44页 |
3.3.2. 光谱强度时间特性分析 | 第44-45页 |
3.3.3. 光谱强度的粒径效应及其修正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LIBS检测飞灰含碳量C‐Fe谱线干扰修正 | 第49-63页 |
4.1. 方法介绍 | 第49-52页 |
4.2. 实验系统介绍 | 第52页 |
4.3. 实验样品及过程 | 第52-54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62页 |
4.4.1. 选取修正谱线 | 第55-59页 |
4.4.2. 多元线性回归 | 第59-61页 |
4.4.3. 定量分析 | 第61-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3-66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63-64页 |
5.2. 创新之处 | 第64-65页 |
5.3. 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附件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