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本研究所涉及的几个概念 | 第10-11页 |
·当代 | 第10页 |
·北京建筑 | 第10-11页 |
·传统元素 | 第11页 |
·传统量 | 第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3页 |
2. 传统元素的构成 | 第13-34页 |
·来源于建筑的传统元素 | 第14-29页 |
·来源于城市建设 | 第14-15页 |
·来源于住宅与聚落 | 第15-16页 |
·来源于宫殿、坛庙、陵墓 | 第16-17页 |
·来源于宗教建筑 | 第17-18页 |
·来源于园林与风景建设 | 第18-20页 |
·来源于建筑意匠 | 第20-22页 |
·来源于传统建筑特征与片段 | 第22-29页 |
·来源于非建筑的传统元素 | 第29-33页 |
·来源于艺术、宗教、哲学 | 第29-32页 |
·来源于生活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北京建筑中传统元素的发展历程 | 第34-42页 |
·20世纪20至40年代北京建筑中的传统元素 | 第34-35页 |
·20世纪50至60年代北京建筑中的传统元素 | 第35-37页 |
·20世纪80年代北京建筑中的传统元素 | 第37-38页 |
·20世纪90年代北京建筑中的传统元素 | 第38-39页 |
·21世纪北京建筑中的传统元素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传统量"概念的应用 | 第42-79页 |
·传统量计算指标分项 | 第42-55页 |
·传统量分值 | 第42-53页 |
·环境相容度评价 | 第53-54页 |
·社会评价 | 第54-55页 |
·北京历代"十大建筑"的传统量 | 第55-64页 |
·50年代国庆工程十大建筑 | 第55-57页 |
·80年代十大建筑 | 第57-59页 |
·90年代十大建筑 | 第59-61页 |
·当代十大建筑 | 第61-63页 |
·历代十大建筑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当代北京主要公共、居住建筑传统量的对比分析 | 第64-77页 |
·前门大街商铺改造与首都博物馆新馆 | 第64-67页 |
·国家体育场(鸟巢)与国家大剧院 | 第67-70页 |
·德胜尚城与菊儿胡同 | 第70-72页 |
·盘古大观与天子大酒店 | 第72-75页 |
·北京南站、国家游泳馆、国家体育馆与CCTV新总部大楼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5. 基于"传统量"评定的建筑设计方法实践 | 第79-84页 |
·枫吟——香山休闲娱乐馆设计 | 第79-82页 |
·北方工业大学新体育馆设计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语 | 第84-86页 |
图表资料来源 | 第86-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附录1:北京长安街建筑中的传统元素概览 | 第97-105页 |
附录2."当代十大建筑"的50个候选建筑中的传统元素概览 | 第105-108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