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理论 | 第17-26页 |
2.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 第17页 |
2.1.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 | 第17页 |
2.2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 | 第17-18页 |
2.2.1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定义 | 第17-18页 |
2.2.2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特点 | 第18页 |
2.3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项目 | 第18-21页 |
2.3.1 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3.2 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 | 第19-21页 |
2.3.3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 | 第21页 |
2.4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 | 第21-23页 |
2.4.1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概念 | 第21-22页 |
2.4.2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特点 | 第22-23页 |
2.5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风险应对 | 第23页 |
2.6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风险应对措施 | 第23-24页 |
2.6.1 风险降低 | 第23页 |
2.6.2 风险防御 | 第23页 |
2.6.3 风险转移 | 第23-24页 |
2.6.4 风险规避 | 第24页 |
2.6.5 风险自留 | 第24页 |
2.6.6 风险转化运用 | 第2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风险识别 | 第26-36页 |
3.1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全寿命阶段划分 | 第26-27页 |
3.1.1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划分 | 第26页 |
3.1.2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全寿命阶段划分 | 第26-27页 |
3.2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风险识别 | 第27-29页 |
3.2.1 风险识别过程 | 第27页 |
3.2.2 风险识别依据及方法 | 第27-29页 |
3.3 各个阶段风险描述 | 第29-35页 |
3.3.1 项目决策阶段风险 | 第29-30页 |
3.3.2 规划设计阶段风险 | 第30-32页 |
3.3.3 工程建设阶段风险 | 第32-33页 |
3.3.4 运行维护阶段风险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风险评价 | 第36-43页 |
4.1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风险指标体系 | 第36-37页 |
4.2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风险评价模型的选择 | 第37-42页 |
4.2.1 层次分析法 | 第37-41页 |
4.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41-42页 |
4.3 风险值计算 | 第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抽水蓄能电站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第43-68页 |
5.1 案例背景 | 第43-45页 |
5.1.1 工程项目概况 | 第43页 |
5.1.2 枢纽布置 | 第43-44页 |
5.1.3 工程环境 | 第44-45页 |
5.1.4 工程进展 | 第45页 |
5.2 风险识别与评价 | 第45-62页 |
5.2.1 构建风险指标评价体系 | 第45-46页 |
5.2.2 确定风险指标权重 | 第46-54页 |
5.2.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评价 | 第54-62页 |
5.3 风险应对 | 第62-66页 |
5.3.1 项目决策阶段风险应对 | 第62-63页 |
5.3.2 规划设计阶段风险应对 | 第63页 |
5.3.3 工程建设阶段风险应对 | 第63-65页 |
5.3.4 运行维护阶段风险应对 | 第65-66页 |
5.4 本案例风险应对的效果 | 第66-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 第73-108页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附件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