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个人信贷论文

建行T分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防范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2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9-10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0-12页
        1.2.3 文献综述评述第12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第13-14页
2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与不良贷款相关理论第14-19页
    2.1 个人住房贷款分类与业务特征第14-15页
        2.1.1 个人住房贷款分类第14页
        2.1.2 个人住房贷款特征第14-15页
    2.2 不良贷款概念界定及分类方法第15-17页
        2.2.1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概念界定第15页
        2.2.2 不良贷款分类方法第15-17页
    2.3 不良贷款形成的理论基础第17-19页
        2.3.1 金融脆弱性理论第17页
        2.3.2 信用论第17-18页
        2.3.3 客户关系理论第18-19页
3 建行T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与不良贷款状况分析第19-28页
    3.1 建行T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流程第19-22页
        3.1.1 贷前受理调查阶段第19-20页
        3.1.2 贷中审核审批放款阶段第20-21页
        3.1.3 贷后管理阶段第21-22页
    3.2 建行T分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现状第22-25页
        3.2.1 建行T分行基本情况及个人住房贷款现状介绍第22-23页
        3.2.2 建行T分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相关数据第23-25页
    3.3 建行T分行个人不良贷款典型案例分析第25-28页
        3.3.1 开发商捏造购房事实,套取贷款资金第25-26页
        3.3.2 贷款审批人员未能保持审批独立性导致不良贷款第26页
        3.3.3 客户将按揭购房在他处进行抵押导致不良贷款第26-28页
4 建行T分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成因分析第28-35页
    4.1 开发商层面不良贷款成因第29-30页
        4.1.1 开发商假按揭引发的不良贷款第29页
        4.1.2 开发商的其他行为引发的不良贷款第29-30页
    4.2 借款人层面不良贷款成因第30-31页
        4.2.1 借款人信息失真引起的不良贷款第30-31页
        4.2.2 借款人家庭变故导致的不良贷款第31页
        4.2.3 外来人口不稳定性引发的不良贷款第31页
    4.3 宏观环境影响不良贷款成因第31-33页
        4.3.1 经济下行引发不良贷款第31-32页
        4.3.2 房地产政策变化引发的不良贷款第32-33页
    4.4 银行层面不良贷款成因第33-35页
        4.4.1 贷前受理调查环节存在的不良贷款隐患第33-34页
        4.4.2 贷中审批环节存在的不良隐患第34页
        4.4.3 贷后管理环节存在的不良贷款隐患第34-35页
5 防范银行外部因素引发不良贷款的措施第35-43页
    5.1 开发商原因引发不良贷款的防范措施第35-39页
        5.1.1 防范“假按揭”引发的不良贷款第35-37页
        5.1.2 加强房地产开发商信用和资质审查第37页
        5.1.3 加强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合法性审查第37-38页
        5.1.4 分析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第38-39页
        5.1.5 做好按揭贷款房屋的抵押登记工作第39页
    5.2 借款人原因引发不良贷款的防范措施第39-41页
        5.2.1 建立科学的个人客户信用评价机制第39-40页
        5.2.2 采取灵活机动的准入机制防范不良贷款第40页
        5.2.3 合理筛选借款人,防范借款人违约第40-41页
    5.3 宏观环境引发不良贷款的防范措施第41-43页
        5.3.1 及时关注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应对方案第41页
        5.3.2 时刻关注T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第41-43页
6 防范银行内部因素引发不良贷款的措施第43-48页
    6.1 加强信贷人员管理,严格落实贷款责任制第43-44页
        6.1.1 提高信贷人员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第43页
        6.1.2 加强客户经理规章制度学习第43-44页
        6.1.3 严格落实贷款责任制第44页
    6.2 严格落实贷前调查,规范贷款审批发放第44-46页
        6.2.1 严格落实贷前调查第44-45页
        6.2.2 严格执行贷款审核审批第45页
        6.2.3 规范贷款发放环节第45-46页
    6.3 强化贷后管理第46-48页
        6.3.1 加强个人客户经理贷后管理考核第46页
        6.3.2 加强对借款人的贷后动态监控第46-47页
        6.3.3 加强与开发商的贷后沟通工作第47页
        6.3.4 加强信贷档案电子化、标准化管理第47页
        6.3.5 建立专业催收队伍,强化贷后逾期管理第47-4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7.1 论文结论第48页
    7.2 论文不足之处第48-49页
    7.3 展望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常态下的广西金融体系优化路径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基于SCP分析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