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1-17页 |
四、论文研究计划 | 第17-19页 |
第一章 明清时期鲁西北概况 | 第19-43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第19-25页 |
一、地貌 | 第19-22页 |
二、水文 | 第22-23页 |
三、气候 | 第23-24页 |
四、灾害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社会经济 | 第25-34页 |
一、农工商业 | 第25-31页 |
二、交通 | 第31页 |
三、城镇与人口 | 第31-34页 |
四、重大事件 | 第34页 |
第三节 文化氛围 | 第34-37页 |
第四节 明清基层组织 | 第37-43页 |
一、里(保)甲组织 | 第37-40页 |
二、乡约组织 | 第40-41页 |
三、宗族组织 | 第41-43页 |
第二章 明清时期鲁西北地区望族群体 | 第43-112页 |
第一节 明清时期鲁西北地区主要望族 | 第43-94页 |
一、主要望族 | 第43-75页 |
二、其他重要望族 | 第75-94页 |
第二节 明清时期鲁西北地区望族主要特点 | 第94-112页 |
一、多为移民而来 | 第94-95页 |
二、经济实力雄厚 | 第95-99页 |
三、政治影响较大 | 第99-105页 |
四、文化底蕴深厚 | 第105-108页 |
五、道德修养较高 | 第108-112页 |
第三章 明清时期鲁西北地区望族社会活动及与基层社会关系分析 | 第112-167页 |
第一节 政治活动 | 第112-116页 |
第二节 经济活动 | 第116-121页 |
一、农业活动 | 第116-118页 |
二、工商业活动 | 第118-121页 |
第三节 军事活动 | 第121-132页 |
一、大顺军时期活动 | 第121-126页 |
二、明清鼎革时期活动 | 第126-130页 |
三、太平军与捻军时期活动 | 第130-131页 |
四、地方武装活动 | 第131-132页 |
第四节 公益活动 | 第132-137页 |
一、公益建设 | 第132-134页 |
二、赈灾济困 | 第134-137页 |
第五节 文化教育活动 | 第137-145页 |
一、教育活动 | 第137-138页 |
二、文化活动 | 第138-145页 |
第六节 家族建设 | 第145-163页 |
一、祠堂、祭祀与族谱 | 第145-149页 |
二、家族教育 | 第149-154页 |
三、家族社交 | 第154-159页 |
四、家族互助 | 第159-161页 |
五、家族转型 | 第161-163页 |
第七节 鲁西北地区望族与基层社会关系分析 | 第163-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5页 |
附表一 | 第175-182页 |
附表二 | 第182-189页 |
附表三 | 第189-195页 |
后记 | 第195-1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