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回归自然 回归自我--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6页
 第一节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国外研究述评第10-11页
 第二节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国内研究状况第11-14页
 第三节 本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创新点第14-16页
第一章 生态批评的总体介绍第16-18页
 第一节 生态批评的定义第16页
 第二节 生态批评的内涵与目的第16-18页
第二章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第18-37页
 第一节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然生态第18-22页
  一 "自然生态"的批评观点第18页
  二 小说对于自然的描述第18-22页
   (一) 异化的岸上自然第19-20页
   (二) 和谐的河上自然第20-22页
 第二节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社会生态第22-27页
  一 "社会生态"的批评观点第22-23页
  二 岸上"文明"生活中的"人与人"第23-25页
   (一) 白人与黑人的关系第23-24页
   (二) 白人与白人的关系第24-25页
  三 密西西比河上的"人与人"第25-27页
   (一) 哈克与吉姆的冲突第26页
   (二) 哈克与吉姆的融合第26-27页
 第三节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精神生态第27-37页
  一 "精神生态"的批评观点第27-28页
  二 岸上人的精神生态第28-30页
  三 河上人的精神生态第30-37页
   (一) 哈克的生态性格第30-32页
    (1) 哈克的岸上自由生态性格第31页
    (2) 哈克的河上自然生态性格第31-32页
   (二) 吉姆的生态性格第32-34页
    (1) 渴望自由第32-33页
    (2) 善良博爱第33页
    (3) 冷静智慧第33-34页
   (三) 关于哈克与吉姆关系的生态思考第34-37页
    (1) 哈克与吉姆的身份转变第34-35页
    (2) 哈克的精神转变第35-37页
第三章 马克·吐温的自然情怀与生态关怀第37-44页
 第一节 马克·吐温的生态自然观第37-39页
  一 马克·吐温早期的自然体验第37-38页
  二 马克·吐温与密西西比河第38-39页
  三 畅游世界的马克·吐温第39页
 第二节 马克·吐温的社会生态观第39-41页
  一 种族观念的转变第39-40页
  二 社会平等的思考第40-41页
 第三节 马克·吐温的精神生态回归第41-44页
  一 马克·吐温与哈克第41-42页
  二 马克·吐温的童年情结第42页
  三 马克·吐温的回归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注释第45-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约翰·邓恩诗歌的对立统一性
下一篇:《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人物形象塑造--探寻青少年身份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