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软件”侵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免费软件”侵权问题的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7页 |
2.1.1“免费软件”的含义 | 第13页 |
2.1.2“免费软件”侵权 | 第13-17页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博弈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我国“免费软件”侵权问题发生的原因 | 第20-24页 |
3.1 信息不对称造成用户的维权困境 | 第20页 |
3.2 软件商对“免费软件”的性质定位不明晰 | 第20-22页 |
3.3“免费软件”侵权问题法律规制的缺失 | 第22-24页 |
第四章“免费软件”侵权问题的博弈分析 | 第24-33页 |
4.1 用户自身的博弈分析 | 第24-26页 |
4.1.1 均衡模型的构建 | 第24-25页 |
4.1.2 从用户自身角度进行博弈分析 | 第25页 |
4.1.3 对用户自身博弈均衡解的分析 | 第25-26页 |
4.2 用户与软件商的博弈分析 | 第26-29页 |
4.2.1 基本假设 | 第26-27页 |
4.2.2 均衡模型的构建 | 第27页 |
4.2.3 从参与人角度进行博弈分析 | 第27-28页 |
4.2.4 对用户与软件商二者博弈均衡解的分析 | 第28-29页 |
4.3 政府与软件商的博弈分析 | 第29-33页 |
4.3.1 基本假设 | 第29页 |
4.3.2 均衡模型的构建 | 第29-30页 |
4.3.3 均衡模型的构建 | 第30-31页 |
4.3.4 对政府与软件商二者博弈均衡解的分析 | 第31-33页 |
第五章 对策建议 | 第33-36页 |
5.1 完善相关立法 | 第33-34页 |
5.2 加快消费者维权途径的制度建设 | 第34页 |
5.3 推进软件行业自律 | 第34-35页 |
5.4 强化监督与司法规制 | 第35页 |
5.5 加强网络用户的自我防护 | 第35-36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36-3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6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