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一、地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立法概述 | 第14-17页 |
| (一)地方不可移动文物立法的概念 | 第14页 |
| (二)地方不可移动文物立法保护的原则 | 第14-15页 |
| 1、保护文物本真原则 | 第14页 |
| 2、正当利用与监督原则 | 第14-15页 |
| 3、程序合法原则 | 第15页 |
| (三)地方不可移动文物立法保护的意义 | 第15-17页 |
| 1、有效地保存历史信息 | 第15-16页 |
| 2、减少地方不可移动文物可能遭遇的毁坏 | 第16-17页 |
| 二、地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立法的比较与分析 | 第17-24页 |
| (一)地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立法的比较 | 第17-21页 |
| 1、立法形式比较 | 第17-19页 |
| 2、文本内容比较 | 第19-21页 |
| (二)地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立法的问题分析 | 第21-24页 |
| 1、地方文物保护法规中部分法律概念界定不清晰 | 第21页 |
| 2、地方文物保护法规中部分规定不具体 | 第21-22页 |
| 3、地方文物保护法规中部分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 第22页 |
| 4、地方文物保护法规中部分制度不完善 | 第22-24页 |
| 三、地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立法完善建议 | 第24-32页 |
| (一)结合实际修改地方文物保护法规 | 第24-26页 |
| 1、法律概念必须界定清晰 | 第24页 |
| 2、确定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原则 | 第24页 |
| 3、将不可移动文物单列一章 | 第24-25页 |
| 4、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 | 第25页 |
| 5、适应相关立法工作的新变化 | 第25-26页 |
| (二)建立与地方实际相适应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制度 | 第26-28页 |
| 1、确定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制度 | 第26页 |
| 2、完善不可移动文物定期普查评估和公示制度 | 第26-27页 |
| 3、完善资金保障和补偿制度 | 第27页 |
| 4、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制度 | 第27-28页 |
| 5、完善地方文物部门严格执法制度 | 第28页 |
| (三)关于《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第二章修改建议 | 第28-32页 |
| 结语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