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第二章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概述第14-29页
    2.1 股票期权的基本内涵第14-21页
        2.1.1 股票期权的发展历程第14-16页
        2.1.2 股票期权的概念和特点第16-18页
        2.1.3 股票期权的性质第18-20页
        2.1.4 与相似几个激励模式的比较第20-21页
    2.2 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第21-24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21-22页
        2.2.2 人力资本理论第22-23页
        2.2.3 剩余价值索取权第23-24页
    2.3 股票期权激励的正负效应第24-26页
        2.3.1 股票期权激励的积极效应第24-25页
        2.3.2 股票期权激励的消极影响第25-26页
    2.4 我国实施股票期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26-29页
        2.4.1 我国推行股票期权的必要性第26-27页
        2.4.2 我国推行股票期权的可行性第27-29页
第三章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基本要素设计第29-33页
    3.1 股票期权的设计要素第29页
    3.2 股票期权激励的要素基础分析第29-33页
        3.2.1 授予主体与激励对象第29页
        3.2.2 授予数量第29-30页
        3.2.3 行权价格第30页
        3.2.4 行权方式和行权时机第30-31页
        3.2.5 股票来源第31-32页
        3.2.6 等待期和有效期第32-33页
第四章 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第33-41页
    4.1 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现状第33-34页
    4.2 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4-41页
        4.2.1 法律规范体系不健全第34-36页
        4.2.2 外部环境方面的障碍第36-38页
        4.2.3 内部约束机制的障碍第38-39页
        4.2.4 股票期权设计要素的选择和确定第39页
        4.2.5 观念上的障碍第39-41页
第五章 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思考和建议第41-48页
    5.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第41-43页
        5.1.1 完善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第41-42页
        5.1.2 完善证券法的相关规定第42-43页
        5.1.3 完善税法的相关规定第43页
        5.1.4 完善会计法的相关规定第43页
    5.2 外部市场环境的完善第43-45页
        5.2.1 采取措施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第43-44页
        5.2.2 大力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第44页
        5.2.3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规定第44-45页
    5.3 内部约束机制的完善第45页
        5.3.1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第45页
        5.3.2 完善业绩评价体系第45页
    5.4 股票期权设计要素的完善第45-47页
        5.4.1 根据企业结构和类型选择实施股权激励的模式第45-46页
        5.4.2 合理确定授权对象的范围第46页
        5.4.3 行权有效期和行权限制期的优化第46-47页
    5.5 加强股票期权知识教育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感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向刺破公司面纱法律问题研究--以惠天公司上诉案为例
下一篇: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监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