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电力系统的运行论文

广东配电网架空线路供电可靠率分层分块计算模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配电网可靠性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配电网可靠性研究现状分析第13-17页
        1.2.1 国外配电网可靠性研究水平现状分析第13页
        1.2.2 国内配电网可靠性研究水平现状分析第13-14页
        1.2.3 配电网可靠性研究方法现状及比较第14-17页
    1.3 本文的背景及主要工作第17-19页
第二章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基础数据及指标第19-27页
    2.1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基础数据分类第19-20页
    2.2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基础数据预测方法第20-23页
        2.2.1 灰色预测GM(1,1)模型第20-21页
        2.2.2 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第21页
        2.2.3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法第21-22页
        2.2.4 组合预测方法第22页
        2.2.5 缺乏历史数据情况下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处理第22-23页
    2.3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指标第23-25页
        2.3.1 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第23-24页
        2.3.2 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网络结构及其特点分析第27-32页
    3.1 网络结构的分类及特点第27-28页
        3.1.1 辐射型网络结构第27页
        3.1.2 联络型网络结构第27-28页
    3.2 网络结构对供电可靠性建模的影响第28-30页
    3.3 广东电网架空线路的结构特点第30-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配电可靠性计算的分层分块方法及计算过程第32-48页
    4.1 分层分块方法第32-35页
        4.1.1 分层方法第32-33页
        4.1.2 分块方法第33-34页
        4.1.3 分层分块的结合及负荷点编号第34-35页
    4.2 故障后果模式分析第35-36页
        4.2.1 配变故障分析第35页
        4.2.2 支线线路故障第35-36页
        4.2.3 干线线路故障第36页
        4.2.4 开关类设备故障第36页
    4.3 分层分块计算过程及其指标第36-44页
        4.3.1 元件可靠性数据拟合第37页
        4.3.2 网架数据的输入第37-40页
        4.3.3 计算过程第40-44页
    4.4 算例及结果分析第44-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优化配置第48-52页
    5.1 网络结构供电可靠性比较第48-49页
    5.2 线路自动化实现与否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第49-50页
    5.3 影响供电可靠性其他因素敏感性分析第50-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案例分析第52-54页
    6.1 供电可靠率计算第52-53页
    6.2 实际指导意义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件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的220kV电力变压器采购研究
下一篇:小功率LED路灯控制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