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网络媒体突发性公共事件专题报道框架研究--以天津爆炸事故为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绪论第6-13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6-7页
        1.1.1 研究背景第6-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7-11页
        1.2.1 框架理论第7-9页
        1.2.2 网络媒体突发公共事件第9-10页
        1.2.3 媒体网站新闻专题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1-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2 研究思路第12-13页
2 网络媒体天津爆炸事故报道研究设计第13-19页
    2.1 样本选择第13页
    2.2 框架分析法第13-16页
        2.2.1 新闻框架的高层结构第14-15页
        2.2.2 新闻框架的中层结构第15页
        2.2.3 新闻框架的低层结构第15-16页
    2.3 类目建构第16-19页
        2.3.1 宏观层次分析类目第16-17页
        2.3.2 中观层次分析类目第17-18页
        2.3.3 微观层次分析类目第18-19页
3 网络媒体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框架构成第19-36页
    3.1 人民网突发性公共事件专题报道框架第19-24页
        3.1.1 宏观层次框架:营造政治舆论环境第19-21页
        3.1.2 中观层次框架:表达官方立场第21-24页
        3.1.3 微观层次框架:告知事态进展第24页
    3.2 新浪网突发性公共事件专题报道框架第24-30页
        3.2.1 宏观层次框架:关注普通民众第24-27页
        3.2.2 中观层次框架:表达多种情绪第27-29页
        3.2.3 微观层次框架:贴近受众第29-30页
    3.3 凤凰网突发性公共事件专题报道框架第30-36页
        3.3.1 宏观层次框架:探寻事实真相第30-32页
        3.3.2 中观层次框架:深度思考追问第32-35页
        3.3.3 微观层次框架:反思追责第35-36页
4 网络媒体突发性公共事件专题报道框架对比第36-43页
    4.1 网络媒体突发性公共事件专题报道框架的差异第36-39页
        4.1.1 宏观层次框架对比第36-37页
        4.1.2 中观层次框架对比第37-38页
        4.1.3 微观层次框架对比第38-39页
    4.2 网络媒体突发性公共事件专题报道框架存在的问题第39-40页
        4.2.1 弱化舆论监督功能第39页
        4.2.2 专题信息冗余第39-40页
        4.2.3 专题同质化严重第40页
    4.3 网络媒体突发性公共事件专题报道框架成因第40-43页
        4.3.1 网络媒体性质第40-41页
        4.3.2 网络媒体编辑方针第41-42页
        4.3.3 网络媒体新闻采访资质第42-43页
5 对网络媒体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框架建构的建议第43-49页
    5.1 宏观层次建议: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第43-45页
        5.1.1 倾听民声,做好“把关人”第43-44页
        5.1.2 精炼内容,突出重要信息第44页
        5.1.3 意见领袖,贴近受众心理第44-45页
    5.2 中观层次建议:平衡报道第45-47页
        5.2.1 因“网”制宜,全面报道第45-46页
        5.2.2 博采众长,增加消息来源第46页
        5.2.3 化负为正,引导负面新闻第46-47页
    5.3 微观层次建议:实题为主,谨慎用词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背景下文字新闻的图形化方法研究
下一篇:公共卫生风险沟通中的新闻框架建构--以山东疫苗事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