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装载机动力舱的造型设计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2 装载机动力舱的造型流场散热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3 装载机动力舱的造型声辐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文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装载机动力舱造型设计的美学认知理念 | 第16-30页 |
2.1 美学基础与理性工学的结合 | 第16页 |
2.2 装载机动力舱设计美学基准 | 第16-25页 |
2.3 用户为中心的美学意象 | 第25-29页 |
2.3.1 美学设计中的感性意象 | 第25-26页 |
2.3.2 用户满意度与功能需求分析 | 第26-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装载机动力舱造型设计的美学意象 | 第30-41页 |
3.1 实验流程及步骤 | 第30页 |
3.2 装载机的动力舱意象词汇搜集与筛选 | 第30-31页 |
3.3 装载机动力舱外观图片样本搜集与筛选 | 第31-38页 |
3.4 装载机动力舱外观的设计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装载机动力舱的美学性能评价 | 第41-52页 |
4.1 常用的产品设计评价方法 | 第41-42页 |
4.2 利用模糊评价法对装载机动力舱方案进行设计评价 | 第42-51页 |
4.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43页 |
4.2.2 指标权重的数学模型 | 第43-45页 |
4.2.3 等级评语的确定 | 第45-49页 |
4.2.4 构建模糊关系矩阵 | 第49-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装载机动力舱造型的声辐射分析 | 第52-67页 |
5.1 噪声源确立与分析 | 第52-56页 |
5.2 声学基本原理 | 第56-59页 |
5.2.1 声学方程 | 第56-58页 |
5.2.2 声学边界条件 | 第58页 |
5.2.3 声学数值计算方法 | 第58-59页 |
5.3 动力舱的声辐射仿真模型建立 | 第59-66页 |
5.3.1 动力舱模型的简化 | 第60-61页 |
5.3.2 动力舱结构的声辐射分析 | 第61-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装载机动力舱的散热流场分析 | 第67-75页 |
6.1 传热理论基础 | 第67-69页 |
6.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第69-71页 |
6.3 动力舱的流场温度场的仿真模拟 | 第71-74页 |
6.3.1 原始流场仿真分析 | 第72-73页 |
6.3.2 风道结构的仿真分析 | 第73-7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