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酶工程论文

耐热酸性淀粉酶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淀粉酶概述第10-13页
        1.1.1 淀粉酶分类第10页
        1.1.2 淀粉酶的工业应用第10-13页
            1.1.2.1 在淀粉工业中的应用第11页
            1.1.2.2 在造纸中的应用第11-12页
            1.1.2.3 在纺织退浆中的应用第12页
            1.1.2.4 在酒精工业中的应用第12页
            1.2.2.5 在啤酒酿造中的应用第12-13页
            1.2.2.6 在清洁剂中的应用第13页
    1.2 酸性α-淀粉酶概述第13-21页
        1.2.1 酸性α-淀粉酶的来源第14-15页
        1.2.2 酸性α-淀粉酶的作用机制第15-17页
        1.2.3 酸性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特点第17-21页
            1.2.3.1 酸性α-淀粉酶的耐酸性第18-19页
            1.2.3.2 酸性α-淀粉酶的耐热性第19-21页
    1.3 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生产菌株育种第21-22页
        1.3.1 直接从自然界筛选第21页
        1.3.2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第21页
        1.3.3 遗传重组育种第21-22页
        1.3.4 基因工程与定向育种第22页
    1.4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耐热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筛选第24-36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2.1.1 土样第24页
        2.1.2 培养基第24-25页
        2.1.3 筛选方法第25页
            2.1.3.1 平板快速初步筛选步骤第25页
            2.1.3.2 摇瓶复筛步骤第25页
        2.1.4 酶活检测方法第25-26页
        2.1.5 菌种鉴定第26-27页
            2.1.5.1 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第26页
            2.1.5.2 16S rDNA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6-27页
    2.2 结果和讨论第27-35页
        2.2.1 平板初步筛选结果第27-29页
        2.2.2 摇瓶复筛的结果第29-32页
            2.2.2.1 淀粉标准曲线测定第29-30页
            2.2.2.2 摇瓶复筛的结果第30-32页
        2.2.3 酸性淀粉酶高产菌株SF-8菌种鉴定第32-35页
            2.2.3.1 菌体形态观测第32页
            2.2.3.2 SF-8菌16s rDNA鉴定第32-35页
    2.3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产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酸性α-淀粉酶酶学特性研究第36-5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6-40页
        3.1.1 菌株第36页
        3.1.2 发酵条件对酶产量的影响第36-37页
            3.1.2.1 碳氮源浓度对酶产量的影响第36页
            3.1.2.2 接种量对酶产量的影响第36-37页
            3.1.2.3 发酵时间对酶量的影响第37页
        3.1.3 粗酶的分离纯化第37页
        3.1.4 酶的相关特性研究第37-40页
            3.1.4.1 酶活测定及酶活定义第37页
            3.1.4.2 酶反应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测定第37-38页
            3.1.4.3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第38页
            3.1.4.4 酶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测定第38页
            3.1.4.5 酶分子量测定第38-40页
            3.1.4.6 酶促反应产物薄层分析第40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0-49页
        3.2.1 发酵条件对酶产量的影响第40-43页
            3.2.1.1 碳氮源浓度对酶产量的影响第40-42页
            3.2.1.2 接种量对酶产量的影响第42页
            3.2.1.3 发酵时间对淀粉酶产量的影响第42-43页
        3.2.2 粗酶的分离纯化第43-44页
        3.2.3 酶特性研究第44-49页
            3.2.3.1 酶反应的最适pH第44-45页
            3.2.3.2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第45-46页
            3.2.3.3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第46页
            3.2.3.4 酶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测定第46-48页
            3.2.3.5 酶分子量的测定第48页
            3.2.3.6 酶促反应产物薄层分析结果第48-49页
    3.3 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酸性α-淀粉酶高产菌株SF-8基因组文库构建第50-55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50-53页
        4.1.1 菌株第50页
        4.1.2 主要药品和试剂第50页
        4.1.3 方法第50-53页
            4.1.3.1 酸性α-淀粉酶高产菌株培养第50-51页
            4.1.3.2 酸性α-淀粉酶高产菌株SF-8基因组DNA提取第51页
            4.1.3.3 菌株SF-8基因组DNA的纯化第51-52页
            4.1.3.4 菌株SF-8基因组DNA酶切第52页
            4.1.3.5 PUC19质粒提取和酶切第52页
            4.1.3.6 菌株SF-8基因组DNA去磷酸化第52-53页
            4.1.3.7 菌株SF-8基因组DNA与PUC19质粒连接转化第53页
            4.1.3.8 重组子转化第53页
    4.2 结果和讨论第53-54页
    4.3 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和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情况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年龄大鼠十二指肠粘膜铁转运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的研究
下一篇:西昆仑山前桑株生长构造与石油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