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互感器论文--电压互感器论文

模间干涉式全光纤电压互感器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光学电压互感器的研究意义第12-14页
    1.3 光学电压互感器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国外OVT 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OVT 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国内外OVT 的几种主要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第16-24页
        1.4.1 基于电光效应的OVT第17-21页
        1.4.2 基于逆压电效应的OVT第21-24页
    1.5 OVT 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第24-25页
    1.6 课题来源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光纤中模间干涉的理论分析第27-47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典型双臂光纤干涉仪及其特点第28-30页
    2.3 理想圆芯阶跃折射率弱导光纤中的模间干涉第30-39页
        2.3.1 理想圆芯阶跃折射率弱导光纤的模式理论第30-32页
        2.3.2 理想圆芯阶跃折射率弱导光纤中的模间干涉第32-39页
    2.4 保偏光纤及椭圆芯保偏光纤的模间干涉第39-46页
        2.4.1 保偏光纤的分类及基本参数第39-41页
        2.4.2 椭圆芯保偏光纤中的模间干涉第41-46页
    2.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基于模间干涉的全光纤电压互感器设计第47-79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基于模间干涉的全光纤电压互感器系统结构第48-49页
    3.3 传感原理和干涉输出边瓣光强的处理第49-53页
        3.3.1 传感原理第49-50页
        3.3.2 干涉输出边瓣光强的处理第50-53页
    3.4 椭圆芯保偏光纤的选择和模式分析第53-64页
        3.4.1 保偏光纤及其结构参数第53-54页
        3.4.2 椭圆芯保偏光纤的模式分析第54-64页
    3.5 全光纤电压互感器中的逆压电晶体第64-72页
        3.5.1 石英晶体第64-70页
        3.5.2 压电陶瓷(PZT)第70-72页
    3.6 全光纤电压互感器中的光源及干涉输出的探测第72-76页
        3.6.1 光源第72-74页
        3.6.2 干涉输出双边瓣光强的探测第74-76页
    3.7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和系统传递函数第76-78页
    3.8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4章 互感器传感头内电场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第79-92页
    4.1 引言第79页
    4.2 金属电极的结构与互感器内的电场分布规律第79-87页
        4.2.1 电极形状对互感器内部电场分布的影响第80-85页
        4.2.2 电极材料对互感器内部电场分布的影响第85页
        4.2.3 电极大小对互感器内部电场分布的影响第85-87页
    4.3 互感器支撑套管对电场分布的影响第87页
    4.4 互感器内的绝缘气体第87-90页
    4.5 互感器传感头的设计总结第90-91页
    4.6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5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92-104页
    5.1 引言第92页
    5.2 保偏光纤模间干涉基本特性的实验研究第92-96页
        5.2.1 模间干涉双边瓣能量交换分布实验第92-95页
        5.2.2 椭圆芯保偏光纤模间拍长测定实验第95-96页
    5.3 基于模间干涉原理的光纤低压传感器实验第96-97页
    5.4 基于模间干涉原理的光纤高压互感器实验第97-102页
    5.5 进一步的工作第102-103页
    5.6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结论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作者简介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可证明安全性关键问题研究
下一篇:亚稳β型Ti-Nb-Ta-Zr-O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