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监督制约缺失下的县委书记腐败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9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页 |
| 1.4 研究意义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 1.5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第16-19页 |
| 2 县委书记权力缺乏监督制约滋生腐败的表现及特征 | 第19-25页 |
| 2.1 县委书记权力腐败的表现 | 第19-21页 |
| 2.2 县委书记权力腐败的特征 | 第21-23页 |
| 2.3 案例分析:前腐后继的监利县县委书记 | 第23-25页 |
| 3 县委书记权力缺乏监督制约滋生腐败的影响 | 第25-28页 |
| 3.1 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 | 第25-26页 |
| 3.2 政治稳定方面的影响 | 第26页 |
| 3.3 文化建设方面的影响 | 第26-27页 |
| 3.4 社会和谐方面的影响 | 第27-28页 |
| 4 县委书记权力滥用滋生腐败的根源 | 第28-35页 |
| 4.1 主体思想监督缺失的因素 | 第28-29页 |
| 4.2 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 | 第29-30页 |
| 4.3 权力配置运行不合理的因素 | 第30-31页 |
| 4.4 法律监督体制不完善的因素 | 第31-32页 |
| 4.5 监督制约机制缺失的因素 | 第32-35页 |
| 5 加强监督制约防治县委书记腐败的对策 | 第35-43页 |
| 5.1 加强思想道德伦理建设 | 第35-36页 |
| 5.2 完善权力配置运行机制 | 第36-38页 |
| 5.3 健全权力监督法律体制 | 第38-39页 |
| 5.4 健全权力监督制约体制 | 第39-41页 |
| 5.5 构建有效监督激励机制 | 第41-43页 |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 注释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附录 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