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综述一:心血管疾病阳虚血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8页 |
综述二:窦房结电生理功能在体实验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4页 |
综述三:中医药干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前言 | 第29-30页 |
第一部分 模型研究 | 第30-41页 |
1. 甲醛加压注射渗透法建立兔窦房结慢性损伤模型 | 第30-36页 |
2. 兔慢性病窦综合征阳虚血瘀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 | 第36-40页 |
3.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二部分 强心复脉颗粒对兔慢性病窦综合征阳虚血瘀病证结合模型的干预作用 | 第41-5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1-44页 |
3 统计方法 | 第44页 |
4 实验结果 | 第44-49页 |
5. 小结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61页 |
1 窦房结取材定位 | 第50-51页 |
2 关于模型研究 | 第51-54页 |
3 强心复脉颗粒组方特点 | 第54-57页 |
4 强心复脉颗粒对兔慢性病窦综合征阳虚血瘀病证结合模型中医证候的影响 | 第57-58页 |
5 强心复脉颗粒对兔慢性窦房结损伤模型电生理功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6.强心复脉颗粒对兔受损窦房结细胞组织形态的影响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