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23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方向 | 第9-19页 |
三、相关概念的讨论与界定 | 第19-23页 |
第一章 明代初期云南边疆观 | 第23-38页 |
第一节 元末明初之际的云南局势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明初统治者云南边疆观的思想根源 | 第25-29页 |
一、“华夷一家” | 第25-26页 |
二、“大一统”思想与“天命论” | 第26-29页 |
第三节 明初统治者的云南边疆观 | 第29-38页 |
一、云南自汉以来即属中国的疆域观 | 第29-30页 |
二、宽严适度、威德并行的治滇观 | 第30-31页 |
三、“非惟制其不叛,重在使其无叛”的治滇思想 | 第31-32页 |
四、朱元璋的边疆观在治理云南中的实践 | 第32-38页 |
第二章 明代中期云南的边疆观 | 第38-57页 |
第一节 麓川思氏与明王朝的关系 | 第38-48页 |
一、思可法时期——鼎盛与辽阔 | 第38-39页 |
二、思伦发时期——和平与战争 | 第39-42页 |
三、思任发时期——分解与图复 | 第42-48页 |
第二节 关于征与不征麓川的论争 | 第48-51页 |
一、主和与主战之争 | 第48-50页 |
二、论争之结果 | 第50-51页 |
第三节 三征麓川的影响 | 第51-53页 |
一、于麓川思氏而言 | 第51-52页 |
二、于西南边疆而言 | 第52页 |
三、于全国而言 | 第52-53页 |
第四节 “衣冠礼度,与中州埒”:云南社会发展观的变化 | 第53-55页 |
第五节 云南边防观的系统化表述 | 第55-57页 |
第三章 明代后期云南边疆观的颓化 | 第57-66页 |
第一节 “以夷制夷”的蜕变与云南腹地局势应对 | 第57-60页 |
第二节 “治以不治”与边防应付 | 第60-62页 |
一、莽瑞体之侵扰 | 第60-61页 |
二、土司之袭替 | 第61-62页 |
第三节 万历年间的中缅冲突 | 第62-66页 |
一、东吁王朝入侵 | 第62-64页 |
二、腾越八关与明朝西南边疆的变迁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