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目的第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6页
    1.3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7-19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2 创新点第18-19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概述第19-25页
    2.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内涵第19-20页
    2.2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第20-21页
    2.3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第21-24页
    2.4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互关系第24-25页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第25-37页
    3.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和特点第25-28页
        3.1.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第25-27页
        3.1.2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第27-28页
    3.2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原则第28-31页
    3.3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3.3.1 认识问题第31页
        3.3.2 环境问题第31-32页
        3.3.3 机制问题第32页
        3.3.4 形式问题第32-33页
    3.4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7页
        3.4.1 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存在偏差第33-34页
        3.4.2 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中存在问题第34-35页
        3.4.3 各级地方政府及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认识不足第35页
        3.4.4 激励机制不健全第35-36页
        3.4.5 风险问题的制约第36-37页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启示第37-46页
    4.1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经验第37-40页
        4.1.1 美国的“探索式学习”与“服务学习”第37-39页
        4.1.2 日本的“体验式就业”第39-40页
    4.2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启示第40-46页
        4.2.1 建立规范的社会实践制度以寻求长远发展第41页
        4.2.2 积极引导大学生注重理论思考以提升理论层次第41-42页
        4.2.3 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实践体系以优化实践成效第42页
        4.2.4 完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以形成科学标准第42-43页
        4.2.5 加强社会实践立法工作以实现激励约束第43-46页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对策探析第46-54页
    5.1 贯彻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原则第46页
    5.2 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指导第46-49页
        5.2.1 坚持社会实践与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相互统一第47页
        5.2.2 坚持社会实践与理论学习相互促进第47-48页
        5.2.3 坚持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相互协调第48页
        5.2.4 坚持社会实践与服务经济社会相互一致第48-49页
    5.3 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第49-54页
        5.3.1 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基本方针第49-50页
        5.3.2 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基本内容第50-52页
        5.3.3 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基本途径第52-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致谢第62-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政府中小企业管理职能研究
下一篇:英国的学校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