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目录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7页 |
第一章 两个基于新奇四核钼簇的过渡金属钼酸盐化合物 | 第17-31页 |
1.1 引言 | 第17页 |
1.2 合成 | 第17-18页 |
1. 化合物1的合成 | 第17-18页 |
2. 化合物2的合成 | 第18页 |
1.3 结构 | 第18-26页 |
1.X -射线晶体学 | 第18页 |
2. 化合物1 的晶体结构 | 第18-21页 |
3. 化合物2 的晶体结构 | 第21-26页 |
1.4 表征 | 第26-29页 |
1.I R 光谱 | 第26-27页 |
2.T G分析 | 第27-28页 |
3.E PR谱 | 第28页 |
4.X PS谱 | 第28-29页 |
1.5 小结 | 第29-31页 |
第二章 通过将八核钼簇自组装进入三维杂金属骨架合成的稀土钼酸盐化合物 | 第31-37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合成 | 第31页 |
2.3 结构 | 第31-35页 |
1.X -射线晶体学 | 第31-33页 |
2. 化合物3 的晶体结构 | 第33-35页 |
2.4 表征 | 第35-36页 |
1.I R 光谱 | 第35-36页 |
2.T G分析 | 第36页 |
2.5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以八核钼簇为支撑的新型三维稀土钼酸盐化合物 | 第37-44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合成 | 第38页 |
3.3 结构 | 第38-42页 |
1.X -射线晶体学 | 第38-40页 |
2. 化合物4的晶体结构 | 第40-42页 |
3.4 表征 | 第42-44页 |
1.I R 光谱 | 第42-43页 |
2.T G分析 | 第43页 |
3.5 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