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目录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能否思想”与“有无意义” | 第7-20页 |
(一) 传统哲学真实性的判据原则:“能否思想” | 第7-10页 |
(二) 现代哲学真实性的判据原则:“有无意义” | 第10-16页 |
(三) 哲学史:追寻人的生命意义的思想史 | 第16-20页 |
二、“有无意义”与意义世界 | 第20-30页 |
(一) “意义”的意义 | 第20-23页 |
(二) “意义”的哲学真意:人之为人的生成之域 | 第23-27页 |
(三) 哲学的真实蕴含:思入人的意义世界 | 第27-30页 |
三、建构现代人的意义世界与哲学的未来走向 | 第30-41页 |
(一) 现代人的精神困倦:失落意义 | 第30-33页 |
(二) 哲学对现代人的意义世界建构的“形上”意义 | 第33-37页 |
(三) 哲学的现代转变及其意义世界的融通 | 第37-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