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通信、信号论文--铁路信号论文--轨道电路论文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信号发生器设计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序言第9-12页
1 引言第12-20页
    1.1 铁路信号的作用第12-13页
    1.2 铁路信号系统组成第13-14页
    1.3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简介第14页
    1.4 国内外信号微机监测的现况及趋势第14-16页
    1.5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构成第16-19页
    1.6 论文结构安排第19-20页
2 轨道电路第20-31页
    2.1 轨道电路的分类第20-21页
    2.2 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第21-26页
        2.2.1 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的原理第21-22页
        2.2.2 不对称脉冲波形的选择第22-24页
        2.2.3 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的组成第24-26页
    2.3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第26-28页
        2.3.1 轨道分路不良的原因第27-28页
        2.3.2 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解决分路不良的优点第28页
    2.4 不对称脉冲轨道信号监测原理第28-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信号发生器的硬件设计第31-49页
    3.1 嵌入式系统概述第31页
    3.2 基于STM32的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信号发生器技术方案第31-32页
    3.3 信号发生器的硬件结构第32页
    3.4 信号发生板核心处理器介绍第32-34页
    3.5 信号发生板的硬件系统设计第34页
    3.6 信号发生板硬件电路设计第34-46页
        3.6.1 电源供电方式第34-36页
        3.6.2 复位电路第36-38页
        3.6.3 PL2303通信/下载接口第38-39页
        3.6.4 CAN总线通信电路第39-42页
        3.6.5 数码管显示第42-43页
        3.6.6 功能选择-拨码开关第43-44页
        3.6.7 功率放大电路第44-46页
    3.7 信号发生板制作与调试第46-48页
    3.8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信号发生器软件设计第49-61页
    4.1 ARM开发环境第49页
    4.2 不对称脉冲轨道信号第49-55页
        4.2.1 不对称脉冲模拟信号实现方法第49-50页
        4.2.2 程序设计第50-55页
    4.3 高压不对称脉冲信号监测站机-采集机CAN通讯数据定义第55-57页
    4.4 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信号发生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57-60页
        4.4.1 控制系统框架设计第57-58页
        4.4.2 C第58-59页
        4.4.3 程序设计第59-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5 微机监测多信号发生器验证与测试第61-67页
    5.1 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信号板验证测试第61-63页
    5.2 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信号发生器上位机软件验证第63-66页
    5.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图索引第70-72页
表索引第72-73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旳研究成果第73-7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经济后果研究
下一篇: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Pers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