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2页
    1.1 研究的起源第10页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第10-11页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1页
    1.4 创新点与不足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14页
    2.1 国内对教学心理学的研究现状第12页
    2.2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指导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2.3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应用的研究方法现状第13-14页
3.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第14-20页
    3.1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第14-17页
        3.1.1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课堂教学第14-15页
        3.1.2 注重新型“双基”、能力的培养第15页
        3.1.3 加入“数学文化”及“信息技术”元素,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高度第15-17页
    3.2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第17-20页
        3.2.1 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充分体现第17-18页
        3.2.2 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能力培养目标不明显第18页
        3.2.3 数学文化的重视不够第18-20页
4. 奥苏贝尔意义——同化学习理论第20-25页
    4.1 奥苏贝尔的意义——同化学习理论第20-23页
        4.1.1 意义接受学习内涵第20-21页
        4.1.2 意义接受学习的影响因素——先备知识第21-22页
        4.1.3 意义接受学习的作用机制:同化作用第22-23页
    4.2 意义——同化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第23-25页
        4.2.1 教材的编排、教学内容的呈现要注意四大原则第23页
        4.2.2 讲授式教学策略第23-25页
5.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指导第25-39页
    5.1 完善学情分析,做好课前准备第25-26页
    5.2 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第26页
    5.3 “先行组织者”策略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引入的指导第26-29页
        5.3.1 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引入教学第27页
        5.3.2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教学第27-28页
        5.3.3 利用“数学文化”引入课堂教学第28页
        5.3.4 利用“互动、实践、探究”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教学第28-29页
    5.4 建构化教学方法第29-31页
        5.4.1 讲授教学法第29-30页
        5.4.2 情境教学法第30页
        5.4.3 合作讨论法第30-31页
        5.4.4 实践教学法第31页
    5.5 反思及评价第31-32页
    5.6 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实例第32-39页
        5.6.1 教学背景分析第32-33页
        5.6.2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第33页
        5.6.3 教学活动第33-38页
        5.6.4 教学反思第38-3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下一篇:FDI溢出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