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1.3 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2 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1-24页 |
2.1.1 社会管理 | 第21-22页 |
2.1.2 公众参与 | 第22-24页 |
2.2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2.1 治理理论 | 第24页 |
2.2.2 参与民主理论 | 第24-25页 |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 第25-26页 |
3 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困境 | 第26-29页 |
3.1 缺乏保障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法律体系 | 第26-27页 |
3.2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体制建设滞后 | 第27-28页 |
3.3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受到政府的干预 | 第28-29页 |
4 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4.1 公众参与的法制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 第29页 |
4.2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受到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限制 | 第29-30页 |
4.3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 第30-31页 |
5 完善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途径 | 第31-44页 |
5.1 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动力机制 | 第32-36页 |
5.1.1 培育社会组织以提高公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 | 第32-33页 |
5.1.2 积极培育公民文化,塑造公民参与意识 | 第33-34页 |
5.1.3 培养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意识 | 第34-35页 |
5.1.4 提高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 第35-36页 |
5.2 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利益表达机制 | 第36-38页 |
5.2.1 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协同 | 第36-37页 |
5.2.2 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社会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37页 |
5.2.3 积极扩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 | 第37-38页 |
5.3 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信息公开机制 | 第38-40页 |
5.3.1 制定专门的信息公开法律,使信息公开有法可依 | 第39页 |
5.3.2 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实现社会公共决策程序公开 | 第39-40页 |
5.3.3 完善信息公开的监督运行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 第40页 |
5.4 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保障机制 | 第40-44页 |
5.4.1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公众参与提供物质保障 | 第40-41页 |
5.4.2 加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制度建设,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保障 | 第41-42页 |
5.4.3 健全群众组织、社会管理组织管理服务制度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