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依据 | 第13-15页 |
1.3.1 权力制约理论 | 第13-14页 |
1.3.2 权力监督理论 | 第14-15页 |
1.3.3 风险管理理论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凌源市行政权力运行监督现状 | 第17-23页 |
2.1 凌源市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办法及实施效果 | 第17-19页 |
2.1.1 凌源市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流程及办法 | 第17-18页 |
2.1.2 实施效果 | 第18-19页 |
2.2 凌源市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存在问题 | 第19-20页 |
2.2.1 权责明晰有待加强 | 第19页 |
2.2.2 缺乏系统有效的过程监督 | 第19-20页 |
2.2.3 权力监督过程缺乏透明性 | 第20页 |
2.3 凌源市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0-23页 |
2.3.1 监督机制不合理 | 第21页 |
2.3.2 监督法规缺乏可操作性 | 第21-22页 |
2.3.3 监督技术不发达 | 第22-23页 |
3 改进凌源市行政权力运行监督的方案论证 | 第23-34页 |
3.1 行政权力运行监督的经验借鉴 | 第23-26页 |
3.1.1 北京市的行政权力监督经验 | 第23-24页 |
3.1.2 邯郸市行政权力监督经验 | 第24-26页 |
3.1.3 经验总结 | 第26页 |
3.2 凌源市行政权力监督建设的改进方案设计及可行性分析 | 第26-34页 |
3.2.1 方案设计的原则 | 第26-27页 |
3.2.2 方案的框架 | 第27-32页 |
3.2.3 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34页 |
4 凌源市公共行政权力监督建设的建议 | 第34-38页 |
4.1 完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 | 第34页 |
4.2 提高行政人员伦理道德建设 | 第34-35页 |
4.3 完善行政监督法律制度 | 第35-37页 |
4.3.1 政务公开制度 | 第35-36页 |
4.3.2 行政程序制度 | 第36页 |
4.3.3 增强可操作性 | 第36-37页 |
4.4 构建行政权力电子监督网络系统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A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