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

冷战后美国的新加坡战略分析(1990—2010)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6-11页
第一章 “受邀帝国”:美国进驻新加坡第11-20页
 第一节 美国在新加坡的战略行为举动第11-15页
  一 政治方面第11-12页
  二 经贸方面第12-13页
  三 军事方面第13-15页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对新政策的新特点第15-20页
  一 军事互动凸显,形式更加多样化第15-16页
  二 战略互动趋于制度化第16-17页
  三 遏制中国意图明显第17-18页
  四 反恐成为新课题第18-20页
第二章 “离岸平衡”:美国驻足新加坡的战略意义第20-30页
 第一节 离岸平衡手——美国大战略下的现实主义均势考量第20-23页
  一 离岸平衡战略的提出第20-21页
  二 离岸平衡战略的理论设计第21-23页
 第二节 美国东亚地区行动的内在逻辑第23-26页
 第三节 新加坡对于美国的战略价值第26-30页
  一 与新加坡的经贸关系对于美国的战略价值第26-28页
  二 马六甲海峡在“离岸平衡战略”中的角色意义第28-30页
第三章 “良性霸权”:美国进驻新加坡可行性分析第30-42页
 第一节 “亲近美国”到“拉住美国”——新加坡邀请美军入驻樟宜基地第30-32页
 第二节 新加坡立国脆弱性——新加坡寻求外部力量实现均势的本位原因第32-35页
  一 新加坡脆弱性的自身因素第32-33页
  二 新加坡脆弱性的国外因素第33-35页
 第三节 新加坡的外交传统第35-38页
  一 实用主义第35-36页
  二 中立、不结盟第36-37页
  三 均衡主义第37-38页
 第四节 “威胁平衡”中的新加坡美国观第38-42页
  一 威胁平衡理论中美国在东南亚角色位置第38-39页
  二 新加坡领导人的美国认知第39-42页
结语第42-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析卡扎菲执政时期的利美关系
下一篇:中国参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