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一、我国现行商事登记制度性质的争论及反思 | 第9-16页 |
| (一)理论界关于商事登记性质的争论 | 第9-10页 |
| (二)实践中关于商事登记性质的理解 | 第10-12页 |
| (三)我国商事登记制度设计存在的不足及其反思 | 第12-15页 |
| (四)厘清商事登记性质的意义 | 第15-16页 |
| 二、商事登记私法性质分析 | 第16-27页 |
| (一)从公私法二元划分的角度分析 | 第18-19页 |
| (二)从经营权的来源角度分析 | 第19-20页 |
| (三)从目的和功能的角度分析 | 第20-22页 |
| (四)从登记效力角度分析 | 第22-24页 |
| (五)从法律行为角度分析 | 第24-26页 |
| (六)从历史角度分析 | 第26-27页 |
| 三、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私法定位的积极影响 | 第27-35页 |
| (一)确立了商事登记的价值取向 | 第27-29页 |
| (二)强化了商事主体的自律性及自治性 | 第29-31页 |
| (三)明晰了主体资格与营业资格相分离的模式 | 第31-32页 |
| (四)有利于构建商事主体的信用机制,强化民事责任 | 第32-33页 |
| (五)有助于促进审查的形式化 | 第33-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