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nm掺铥脉冲激光器的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引言 | 第8页 |
| 1.2 掺铥光纤激光器的应用 | 第8-9页 |
| 1.3 掺铥脉冲光纤激光器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4 本论文的工作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1908nm外调制光纤激光器的理论基础 | 第12-19页 |
| 2.1 Tm~(3+)的能级结构及光谱特性 | 第12-14页 |
| 2.1.1 Tm~(3+)的能级结构 | 第12-13页 |
| 2.1.2 Tm~(3+)的光谱特性 | 第13-14页 |
| 2.2 光纤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 第14-16页 |
| 2.2.1 双包层光纤技术 | 第14-15页 |
| 2.2.2 线性腔光纤激光器 | 第15-16页 |
| 2.3 光纤放大器的基本结构 | 第16页 |
| 2.4 声光调制器的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掺铥Tm~(3+)光纤激光器模拟分析 | 第19-35页 |
| 3.1 Tm~(3+)的工作类型 | 第19-21页 |
| 3.1.1 ~3H_6→~3F_4工作模式 | 第19-20页 |
| 3.1.2 ~3H_6→~3H_5工作模式 | 第20-21页 |
| 3.1.3 ~3H_6→~3H_4工作模式 | 第21页 |
| 3.2 ~3H_6→~3H_4模式的理论计算 | 第21-24页 |
| 3.2.1 激光器速率方程的确立 | 第22-23页 |
| 3.2.2 功率方程及边界条件 | 第23-24页 |
| 3.3 数值模拟及其结果 | 第24-26页 |
| 3.3.1 速率方程及功率方程的计算过程 | 第24-25页 |
| 3.3.2 边界条件的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 3.4 Tm~(3+)激光器的数值模拟 | 第26-31页 |
| 3.5 Tm~(3+)光纤放大器的模拟 | 第31-33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掺铥脉冲激光器的实验 | 第35-50页 |
| 4.1 实验设备及条件 | 第35页 |
| 4.2 外调制种子光系统 | 第35-42页 |
| 4.2.1 种子光系统的搭建 | 第35-36页 |
| 4.2.2 种子光系统的实验结果 | 第36-42页 |
| 4.3 脉冲激光器的一级光纤放大系统 | 第42-46页 |
| 4.3.1 种子光一级光纤放大系统的搭建 | 第42页 |
| 4.3.2 种子光以及放大系统的实验结果 | 第42-46页 |
| 4.4 脉冲激光器的二级光纤放大系统 | 第46-48页 |
| 4.4.1 二级光纤放大系统的搭建 | 第46-47页 |
| 4.4.2 二级光纤放大系统的输出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附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