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前言 | 第9-20页 |
| 1.1 水资源及水污染现状 | 第9-10页 |
| 1.2 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 1.2.1 生物方法 | 第10页 |
| 1.2.2 高级氧化技术 | 第10-16页 |
| 1.2.3 其他方法 | 第16-18页 |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8页 |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1.5 课题研究路线 | 第18-20页 |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31页 |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0-21页 |
| 2.1.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 2.1.2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 2.2.1 γ-FeOOH的制备实验 | 第21-22页 |
| 2.2.2 γ-FeOOH对Fe~(2+)的去除实验 | 第22页 |
| 2.3 Fe~(2+)离子的测定方法 | 第22-26页 |
| 2.3.1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 第23-24页 |
| 2.3.2 紫外全扫描分光光度法 | 第24-25页 |
| 2.3.3 重铬酸钾滴定法 | 第25页 |
| 2.3.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第25-26页 |
| 2.4 催化剂含磷量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 2.4.1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磷原理 | 第26-27页 |
| 2.4.2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磷步骤 | 第27页 |
| 2.5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27-31页 |
| 2.5.1 X射线衍射表征 | 第27-29页 |
|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29-30页 |
| 2.5.3 热重表征 | 第30-31页 |
| 3 γ-FeOOH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 第31-49页 |
| 3.1 引言 | 第31-33页 |
| 3.2 Fe~(2+)离子的测定方法研究 | 第33-38页 |
| 3.2.1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 第33-34页 |
| 3.2.2 紫外全扫描分光光度法 | 第34-37页 |
| 3.2.3 重铬酸钾滴定法 | 第37-38页 |
| 3.3 试剂比例R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4 磷酸盐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39-41页 |
| 3.5 催化剂热稳定性分析 | 第41-42页 |
| 3.6 磷酸盐添加量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42-47页 |
| 3.7 催化剂中磷酸盐的含量 | 第47-49页 |
| 4 γ-FeOOH对Fe~(2+)离子的去除研究 | 第49-57页 |
| 4.1 γ-FeOOH对Fe~(2+)离子去除机理 | 第49-50页 |
| 4.2 γ-FeOOH对Fe~(2+)离子去除效果 | 第50-57页 |
| 4.2.1 模拟含有Fe~(2+)离子水体除铁实验 | 第50-53页 |
| 4.2.2 蛭石类芬顿处理后水体除铁实验 | 第53-57页 |
| 5 结论 | 第57-58页 |
| 6 展望 | 第58-59页 |
| 7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 9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