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学论文--新闻工作自动化、网络化论文

《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1.3 相关文献综述第13-18页
    1.4 数据新闻可视化存在的问题第18-21页
        1.4.1 碎片化阅读习惯导致数据新闻传播效果不佳第18-19页
        1.4.2 数据新闻可视化商业价值低,报道范畴小第19-20页
        1.4.3 数据可视化注重视觉效果大于内容叙事第20-21页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1-23页
        1.5.1 研究对象第21页
        1.5.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6 研究框架第23-24页
第2章 研究设计第24-30页
    2.1 研究问题第24页
    2.2 界定总样本第24-26页
        2.2.1 样本操作化定义第24-25页
        2.2.2 确定样本范畴第25-26页
    2.3 抽取样本第26页
    2.4 类目建构第26-28页
    2.5 编码表与信度分析第28-30页
第3章 可视化在《纽约时报》数据新闻中的应用分析第30-46页
    3.1 《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表现形式第30-39页
        3.1.1 数据库支撑下的可视化形式第30-32页
        3.1.2 新闻数据的实时可视化第32-34页
        3.1.3 基于“概览+细节”的多层次地理信息可视化第34-36页
        3.1.4 强调空间代入感的可视化形式第36-38页
        3.1.5 信息图表的大量运用第38-39页
    3.2 《纽约时报》中交互设置对可视化应用产生的作用第39-43页
        3.2.1 “重新配置”等简单手段成为可视化交互设置主力第39-41页
        3.2.2 开源软件的大量使用导致可视化交互设置简单化第41-43页
    3.3 《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叙事结构第43-46页
        3.3.1 数据新闻可视化具有叙事完整性第43-44页
        3.3.2 数据新闻可视化促使叙事个性化第44-46页
第4章 《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优势与启示第46-54页
    4.1 《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存在的优势第46-50页
        4.1.1 个性可视化增强新闻交互性和对话性第46-47页
        4.1.2 常规化交互设置构建新颖而有效的互动模式第47-48页
        4.1.3 “平台+内容”可视化形式带来的轻量化新闻叙事第48-50页
    4.2 《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应用启示第50-54页
        4.2.1 可视化类型应强调数据多元化和层次化第50-51页
        4.2.2 可视化交互设置更注重常规化和操作便捷性第51-52页
        4.2.3 可视化叙事保证信息完整性时兼顾个性化第52-54页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54-57页
    5.1 研究总结第54-55页
    5.2 讨论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怀旧倾向、熟悉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
下一篇:民国后期新闻知识的建构--以《报学》双周刊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