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圣王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三、写作思路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圣”、“王”、“圣王”概念论析 | 第15-31页 |
一、“圣”及其在先秦的演变 | 第15-21页 |
二、“王”及其在先秦的演变 | 第21-26页 |
三、“圣王”及其在先秦的演变 | 第26-31页 |
第二章 荀子“圣王”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31-41页 |
一、时代背景 | 第31-33页 |
二、学术背景 | 第33-41页 |
第三章 何以成圣:荀子“圣人”思想研究 | 第41-55页 |
一、圣人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41-44页 |
二、圣人的特征 | 第44-47页 |
三、何以成圣 | 第47-55页 |
第四章 何以成王:荀子“王道”思想研究 | 第55-73页 |
一、王道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55-56页 |
二、王道的体现 | 第56-57页 |
三、何以成王 | 第57-73页 |
第五章 尽伦尽制:荀子“圣王”思想的贯通 | 第73-79页 |
一、“圣王”的表现 | 第73-76页 |
二、“圣王”的治理模式 | 第76-77页 |
三、“圣王”治理下的理想社会 | 第77-79页 |
第六章 荀子“圣王”思想的现代价值 | 第79-83页 |
一、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 | 第79-80页 |
二、对廉政建设的启示 | 第80-81页 |
三、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 第81页 |
四、对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启示 | 第81-83页 |
结语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