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中的道德义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3页
 一、问题之提出:“道德危机”的法律第9-10页
 二、问题之切入:刑法作为义务来源中的道德义务问题第10-12页
 三、问题之分析:本文的研究对象、立场及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理论第13-20页
 一、大陆法系不作为犯罪义务理论第13-16页
  (一) 形式作为义务理论第13-14页
  (二) 实质作为义务理论第14-16页
 二、我国的作为义务来源理论第16-18页
  (一) 我国大陆的形式作为义务论第16页
  (二) 我国台湾的形式作为义务论第16-17页
  (三) 我国的实质作为义务第17-18页
 三、大陆法系不作为犯罪义务理论的特点第18-20页
第二章 道德义务纳入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的依据第20-27页
 一、刑法的价值选择第20-21页
 二、报应基础:社会危害性第21-22页
 三、功利基础:预防第22-23页
 四、社会风险分担理念第23-24页
 五、古今中外的立法借鉴第24-27页
  (一) 当代国外立法第24-25页
  (二) 我国古代立法第25页
  (三) 我国当代立法第25-27页
第三章 道德义务成为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的限度第27-34页
 一、基本原则—刑法谦抑第27-30页
  (一) 道德与刑法关系的常态—出罪第27-28页
  (二) 道德与刑法关系的例外—入罪第28-30页
 二、对道德义务的严格限定第30-34页
  (一) 道德义务的概念第30页
  (二) 一般道德义务不应该纳入作为义务来源第30-31页
  (三) 重大道德义务中“重大”的限定第31-34页
第四章 重大道德义务成为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的定罪原则第34-38页
 一、等价性原则的意义第34页
 二、等价性原则的判断标准第34-35页
 三、对案例的重新审视第35-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假冒注册商标罪疑难问题研究
下一篇:刑法拟制条款的规范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