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赋论对两汉赋论的新变--以曹丕、曹植及刘勰的赋论为中心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10页 |
一、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6页 |
二、研究现状趋势的分析 | 第6-9页 |
三、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 第9-10页 |
第一章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赋论概述 | 第10-19页 |
第一节 两汉赋论的总体特征 | 第10-12页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赋论的总体特征 | 第12-19页 |
一、魏晋南北朝赋论对两汉赋论的继承 | 第12-14页 |
二、魏晋南北朝赋论对两汉赋论的新变 | 第14-19页 |
第二章 曹丕、曹植的辞赋观 | 第19-25页 |
第一节 曹丕赋论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曹植赋论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从曹魏时期辞赋作品探讨二曹的辞赋理论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刘勰赋论 | 第25-38页 |
第一节 刘勰赋论的总体特征 | 第25-30页 |
一、追求文风清朗 | 第26-27页 |
二、重视辞赋的情感性 | 第27-30页 |
第二节 刘勰情志观对其赋论的影响 | 第30-35页 |
一、论刘勰的情志观 | 第30-33页 |
二、刘勰情志观对其赋论的影响 | 第33-35页 |
第三节 赋源于骚对刘勰赋论的影响 | 第35-38页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赋论新变的文学背景 | 第38-44页 |
第一节 重"言"到重"文"观的嬗变 | 第38-41页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赋论的重"情"背景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