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前言 | 第11-13页 |
1.2 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底层的改良研究 | 第14-15页 |
1.2.2 中间层的改良研究 | 第15页 |
1.2.3 表面活性层的改良研究 | 第15-20页 |
1.3 影响镀层结合力的主要因素 | 第20-21页 |
1.4 电极镀层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1.5 钛基PbO_2电极的制备工艺流程 | 第23页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试验 | 第25-31页 |
2.1 试验试剂及设备 | 第25页 |
2.2 钛基体的前处理工艺 | 第25-26页 |
2.3 Sb-SnO_2底层的制备 | 第26-27页 |
2.4 表面镀层的制备 | 第27页 |
2.4.1 α-PbO_2镀层的制备 | 第27页 |
2.4.2 β-PbO_2镀层的制备 | 第27页 |
2.5 物相及形貌特征 | 第27-28页 |
2.6 电极稳定性及电化学行为 | 第28-31页 |
2.6.1 测试试样 | 第28页 |
2.6.2 电极稳定性 | 第28页 |
2.6.3 电极电化学行为分析 | 第28-31页 |
第三章 钛基体的前处理研究 | 第31-45页 |
3.1 混酸腐蚀钛基体除氧化层的研究 | 第31-33页 |
3.2 酸刻蚀钛基体 | 第33-43页 |
3.2.1 不同酸刻蚀条件下钛基体质量变化 | 第33-34页 |
3.2.2 不同酸刻蚀条件对钛基体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34-37页 |
3.2.3 不同酸刻蚀条件对钛基体镀层结合力的影响 | 第37-40页 |
3.2.4 电沉积制备PbO_2的热稳定性 | 第40-41页 |
3.2.5 电极的强化寿命测试 | 第41-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锡锑氧化物底层的制备研究 | 第45-69页 |
4.1 不同涂液制备锡锑氧化层的形貌及物相 | 第45-55页 |
4.1.1 不同锡锑物质量比的涂液 | 第45-48页 |
4.1.2 掺杂不同粒径聚苯胺粉的涂液 | 第48-52页 |
4.1.3 使用胶体为前驱体的涂液 | 第52-55页 |
4.2 不同涂液制备锡锑氧化层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5-64页 |
4.2.1 不同锡锑物质量比涂液制备电极的LSV与CV曲线 | 第55-60页 |
4.2.2 添加不同粒径聚苯胺涂液制备电极的LSV与CV曲线 | 第60-62页 |
4.2.3 使用胶体为前驱体制备出电极的LSV与CV曲线 | 第62-64页 |
4.3 不同涂液制备锡锑氧化层对电极稳定性的影响 | 第64-67页 |
4.3.1 不同锡锑物质量比涂液制备电极的稳定性 | 第64-65页 |
4.3.2 涂液中添加不同粒径PANI制备出电极的稳定性 | 第65-66页 |
4.3.3 使用胶体为前驱体制备出电极的稳定性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高稳定性表面活性层的制备研究 | 第69-93页 |
5.1 预镀α-PbO_2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69-73页 |
5.1.1 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0-72页 |
5.1.2 对电极稳定性的影响 | 第72-73页 |
5.2 镀液中掺杂Fe~(3+)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73-86页 |
5.2.0 电极的形貌及物相分析 | 第74-77页 |
5.2.1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77-81页 |
5.2.2 电极的稳定性研究 | 第81-83页 |
5.2.3 Fe~(3+)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83-86页 |
5.3 镀液中添加Fe~(2+) | 第86-88页 |
5.4 在镀液中掺杂TiO_2颗粒对电极稳定性的影响 | 第88-9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0-9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6.1 结论 | 第93-94页 |
6.2 展望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5页 |
附录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