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13页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学术价值 | 第11-12页 |
2.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依托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 第13-18页 |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依托的时代背景 | 第13-15页 |
1.亚里士多德坎坷曲折的生平解析 | 第13-14页 |
2.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依托的社会背景 | 第14-15页 |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生成的思想渊源 | 第15-18页 |
1.梭伦等人的幸福观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影响 | 第15-16页 |
2.苏格拉底幸福观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影响 | 第16页 |
3.柏拉图幸福观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影响 | 第16-18页 |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 第18-29页 |
(一)幸福的内涵 | 第18-22页 |
1.幸福乃至善至美 | 第18-19页 |
2.幸福乃理性的快乐 | 第19页 |
3.幸福乃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 第19-21页 |
4.思辨是最高的幸福 | 第21-22页 |
(二)幸福实现的条件 | 第22-24页 |
1.身体之善 | 第22-23页 |
2.外在之善 | 第23-24页 |
3.灵魂之善 | 第24页 |
(三)幸福实现的原则 | 第24-29页 |
1.实行公正原则 | 第24-26页 |
2.坚持中道原则 | 第26-27页 |
3.遵循友爱原则 | 第27页 |
4.贯彻个体幸福与城邦幸福有机统一的原则 | 第27-29页 |
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当代启示 | 第29-38页 |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品评 | 第29-34页 |
1.幸福观在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的地位 | 第29-30页 |
2.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价值 | 第30-32页 |
(1)理论价值 | 第30-31页 |
(2)现实价值 | 第31-32页 |
3.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缺陷 | 第32-34页 |
(1)对幸福的定义脱离现实 | 第32-33页 |
(2)德福统一被过度强调 | 第33页 |
(3)过分强调思辨的静观态度 | 第33页 |
(4)个别论述自相矛盾 | 第33-34页 |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对构建科学幸福观的借鉴意义 | 第34-38页 |
1.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原则 | 第34-35页 |
2.构建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 | 第35页 |
3.理性看待幸福与财富的关系 | 第35-36页 |
4.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结合 | 第36页 |
5.培养个人获得幸福的德性与能力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