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NO供体型香豆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ARCT第9-10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1-13页
第一部分 前言第13-25页
    1 抗肿瘤香豆素衍生物研究进展第15-21页
    2 NO供体型呋咱氮氧化物的研究进展第21-25页
第二部分 NO供体型香豆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第25-56页
    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第25-29页
        1.1 Ⅰ 类目标化合物的设计第27-28页
        1.2 Ⅱ 类目标化合物设计第28-29页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29-31页
        2.1 Ⅰ 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29-30页
        2.2 Ⅱ 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30-31页
    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第31-50页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1-32页
        3.2 实验部分第32-50页
            3.2.1 Ⅰ 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第32-38页
            3.2.2 Ⅱ 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第38-50页
    4 讨论第50-54页
        4.1 关于 Ⅰ 类目标化合物合成条件的讨论第50页
        4.2 关于 Ⅱ 类目标化合物合成条件的讨论第50-54页
            4.2.1 关于中间体 2,4-二羟基苯甲醛合成条件的讨论第50-51页
            4.2.2 关于中间体 12a~e合成条件的讨论第51-53页
            4.2.3 关于中间体 13a~m合成条件的讨论第53页
            4.2.4 关于中间体 14a~m合成条件的讨论第53-54页
            4.2.5 关于目标化合物 Ⅱa~m合成条件的讨论第54页
    5 小结第54-56页
第三部分 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第56-64页
    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56-57页
    2 噻唑蓝比色法 (MTT) 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第57-59页
        2.1 实验方法第57-58页
        2.2 实验结果第58-59页
    3 目标化合物15c的细胞选择性评价第59-60页
        3.1 实验方法第59页
        3.2 实验结果第59-60页
    4 细胞凋亡实验第60-61页
        4.1 实验方法第60页
        4.2 实验结果第60-61页
    5 细胞周期实验第61-63页
        5.1 实验方法第62页
        5.2 实验结果第62-63页
    6 初步构效关系总结第63-64页
第五部分 总结第64-65页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第65-72页
第七部分 综述 抗肿瘤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72-87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第八部分 附录第87-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个人简介第115-11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参与科研项目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山橙、云南狗牙花中吲哚生物碱成分研究
下一篇:苯丙烯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