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目录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35页 |
·水稻对Cd的吸收、转运和积累 | 第19-20页 |
·根系对Cd的吸收 | 第19页 |
·Cd在植物体内的转移 | 第19-20页 |
·Cd对水稻的毒害及水稻对Cd的耐性 | 第20-22页 |
·Cd对水稻的毒害 | 第20-21页 |
·水稻对Cd的耐性 | 第21-22页 |
·巯基物质在Cd解毒和转运中的功能 | 第22-25页 |
·巯基物质解除Cd毒害的机制 | 第22-24页 |
·巯基物质对Cd转运的影响 | 第24-25页 |
·GST对水稻Cd毒害响应的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GST功能 | 第25-26页 |
·GST在重金属解毒中的作用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5页 |
第三章 Cd胁迫下水稻NPT含量和GST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35-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材料培养 | 第35-36页 |
·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Cd的吸收、转运和积累 | 第37-39页 |
·Cd胁迫对非蛋白巯基含量的影响 | 第39-42页 |
·Cd胁迫对GST活性的影响 | 第42页 |
·Cd胁迫对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Cd胁迫对TBARS含量的影响 | 第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缺硫对Cd胁迫下水稻幼苗NPT含量及GST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49-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水稻培养 | 第49-50页 |
·测定方法 | 第50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不同处理水稻生长指标的变化 | 第50-51页 |
·不同处理水稻Cd含量的变化 | 第51-52页 |
·不同处理水稻NPT、GSH和PC含量的变化 | 第52-54页 |
·不同处理水稻GST活性的变化 | 第54-55页 |
·不同处理水稻巯基物质与Cd含量比的变化 | 第55页 |
·讨论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五章 不同时期水稻Cd胁迫下GST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59-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1页 |
·试验材料 | 第59页 |
·材料培养及处理 | 第59-60页 |
·GST活性的测定 | 第60页 |
·SDS-PAGE电泳 | 第60-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三叶期幼苗的GST活性及电泳结果 | 第61-62页 |
·萌发期幼苗的GST活性及电泳结果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总结 | 第67页 |
·创新之处 | 第67-68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