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劳动者假期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1-21页 |
1.1 劳动者假期制度的历史渊源 | 第11页 |
1.2 劳动者假期制度的社会基础 | 第11-12页 |
1.3 劳动者假期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12-17页 |
1.3.1 劳动者 | 第12-13页 |
1.3.2 休息时间在劳动法上的界定 | 第13-16页 |
1.3.3 休假权性质 | 第16-17页 |
1.4 国家对劳动者假期立法应遵循的原则 | 第17-19页 |
1.4.1 平等原则 | 第17-18页 |
1.4.2 自愿原则 | 第18页 |
1.4.3 公平原则 | 第18-19页 |
1.5 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6 研究劳动者假期制度的意义 | 第19-20页 |
1.7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中国劳动者假期制度及其问题 | 第21-34页 |
2.1 我国劳动者假期制度概述 | 第21-30页 |
2.1.1 周休息日 | 第21-22页 |
2.1.2 法定假日 | 第22-25页 |
2.1.3 带薪年休假 | 第25-29页 |
2.1.4 中国探亲假 | 第29-30页 |
2.2 我国劳动者假期制度问题 | 第30-34页 |
2.2.1. 我国劳动者假期制度在立法方面的问题 | 第30-32页 |
2.2.2. 我国劳动者假期制度执行问题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中国劳动者假期制度问题之对策 | 第34-39页 |
3.1 进一步明确公权力在劳动者休假权实践中的作用 | 第34-35页 |
3.2 增强企业在休假权实现的作用 | 第35-36页 |
3.3 增强劳动者在休假权纠纷中的作用 | 第36-37页 |
3.4 增强一些社会组织休假权纠纷中的作用 | 第37页 |
3.5 美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7-39页 |
3.5.1. 美国劳动调节制度 | 第37-38页 |
3.5.2. 笔者对中国劳动仲裁机构的建议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及导师介绍 | 第43-44页 |
附件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