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超细晶材料制备工艺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HPT 制备超细晶材料 | 第11页 |
1.2.2 ARB 制备超细晶材料 | 第11-12页 |
1.2.3 ECAP 制备超细晶材料 | 第12-13页 |
1.3 塑性微成形变形行为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1 流动应力尺寸效应研究 | 第15-17页 |
1.3.1.1 晶界强化行为 | 第16-17页 |
1.3.1.2 表面层模型 | 第17页 |
1.3.2 流变行为尺寸效应 | 第17-18页 |
1.3.3 表面粗糙度尺寸效应 | 第18-19页 |
1.4 UFG 材料塑性微成形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4.1 UFG 材料塑性微成形工艺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2 UFG 材料塑性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2章 超细晶纯铝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24-40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ECAP 超细晶纯铝制备工艺 | 第24-28页 |
2.2.1 模具设计 | 第24-26页 |
2.2.2 ECAP 坯料准备 | 第26页 |
2.2.3 ECAP 工艺参数选择 | 第26页 |
2.2.4 纯铝 ECAP 工艺试验 | 第26-28页 |
2.3 UFG 纯铝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 第28-39页 |
2.3.1 试样制备 | 第28-29页 |
2.3.2 显微硬度 | 第29-31页 |
2.3.3 微观组织演变 | 第31-34页 |
2.3.4 UFG 纯铝微拉伸变形行为 | 第34-38页 |
2.3.4.1 力学性能 | 第34-36页 |
2.3.4.2 断口形貌 | 第36-38页 |
2.3.5 讨论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超细晶纯铝微压缩变形行为研究 | 第40-59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实验方法与实验过程 | 第40-45页 |
3.2.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40-41页 |
3.2.2 试样制备 | 第41-44页 |
3.2.3 实验参数 | 第44-45页 |
3.3 工艺参数对 UFG 纯铝微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 | 第45-51页 |
3.3.1 应变速率 | 第45-46页 |
3.3.2 试样尺寸 | 第46-48页 |
3.3.3 晶粒尺寸 | 第48-51页 |
3.4 超细晶纯铝微压缩后试样的表面形貌及变形机制分析 | 第51-57页 |
3.4.1 试样尺寸对微压缩后试样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51-53页 |
3.4.2 晶粒尺寸对微压缩后试样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53-55页 |
3.4.3 超细晶纯铝微压缩变形机制分析 | 第55-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超细晶纯铝微压缩过程组织演变 | 第59-73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晶粒尺寸对纯铝压缩变形后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59-62页 |
4.2.1 微观组织的变化 | 第59-61页 |
4.2.2 晶粒取向的变化 | 第61-62页 |
4.3 试样尺寸对纯铝微压缩变形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62-66页 |
4.3.1 微观组织的变化 | 第62-64页 |
4.3.2 晶界分布的变化 | 第64-66页 |
4.4 变形程度对纯铝微压缩变形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66-68页 |
4.4.1 晶界分布的变化 | 第66-67页 |
4.4.2 晶粒取向的变化 | 第67-68页 |
4.5 UFG 纯铝微压缩变形后不同区域微观组织 | 第68-71页 |
4.5.1 微观组织的变化 | 第69-71页 |
4.5.2 晶粒取向的变化 | 第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