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3-20页 |
第一节 细胞因子和临床常规标志物联用在宫颈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第20-37页 |
1.引言 | 第20-21页 |
2.材料和方法 | 第21-25页 |
2.1 病人资料 | 第21-22页 |
2.2 常用仪器及试剂 | 第22-23页 |
2.3 检测方法 | 第23-25页 |
2.4 分析方法 | 第25页 |
3.结果 | 第25-34页 |
3.1 患者详细临床资料 | 第25-26页 |
3.2 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 第26-27页 |
3.3 诊断价值 | 第27-34页 |
4.讨论 | 第34-37页 |
第二节 细胞因子和临床常规标志物联用在宫颈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 第37-52页 |
1.引言 | 第37-39页 |
2.材料和方法 | 第39-41页 |
2.1 患者资料 | 第39-40页 |
2.2 生物标志物的测定 | 第40页 |
2.3 随访 | 第40-41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41页 |
3.结果 | 第41-49页 |
3.1 患者的临床资料和 2 年总生存率 | 第41-42页 |
3.2 生物标志物对宫颈癌 2 年总生存率的影响 | 第42-49页 |
4.讨论 | 第49-52页 |
第三节 宫颈癌相关血清 microRNA 的发现及临床意义的探索 | 第52-94页 |
1.前言 | 第52-5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53-60页 |
2.1 病人的临床资料 | 第53-54页 |
2.2 所用主要仪器 | 第54页 |
2.3 所用主要试剂 | 第54页 |
2.4 样本准备 | 第54-55页 |
2.5 RNA 提取 | 第55-56页 |
2.6 Solexa 测序 | 第56-58页 |
2.7 信息分析 | 第58-59页 |
2.8 实时荧光定量 pcr 验证 | 第59-60页 |
2.9 MicroRNA 的基因网络和 GO 网络的构建 | 第60页 |
2.10 统计学分析 | 第60页 |
3.实验结果 | 第60-90页 |
3.1 测序数据处理 | 第60-74页 |
3.2 MiRNA 的筛选 | 第74-81页 |
3.3 候选新 miRNA 的验证 | 第81-83页 |
3.4 新 miRNA 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 | 第83-87页 |
3.5 新 miRNAs 的生物学功能预测 | 第87-90页 |
4.讨论 | 第90-94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9页 |
中英文缩略词汇对照 | 第109-111页 |
综述 | 第11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2页 |
附录 A | 第122-126页 |
附录 B | 第126-1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147-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