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所有制论文--集体所有制论文

牡丹江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5-20页
    2.1 概念界定第15-17页
        2.1.1 农村集体经济第15页
        2.1.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第15-16页
        2.1.3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第16-17页
    2.2 理论基础第17-20页
        2.2.1 制度变迁理论第17-18页
        2.2.2 资源与环境理论第18页
        2.2.3 合作经济理论第18-20页
第3章 牡丹江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第20-31页
    3.1 牡丹江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第20-22页
        3.1.1 牡丹江市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构成第20-21页
        3.1.2 牡丹江市农村集体经济主导产业发展第21-22页
    3.2 牡丹江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第22-31页
        3.2.1 东宁县做好“加减乘除”法,念好“引消壮融”经第22-25页
        3.2.2 密南村产业带动促发展,集体经济大跨越第25-27页
        3.2.3 大湾村坚实走出工业强村富民之路第27-31页
第4章 牡丹江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第31-37页
    4.1 牡丹江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1-34页
        4.1.1 集体经济规模普遍较小第31页
        4.1.2 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第31页
        4.1.3 农民集体经济意识不强第31页
        4.1.4 发展不平衡第31-34页
    4.2 制约牡丹江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第34页
        4.2.1 自然环境制约第34页
    4.3 发展基础制约第34-35页
    4.4 发展观念制约第35页
    4.5 发展体制制约第35-36页
    4.6 村干部素质能力制约第36-37页
第5章 壮大牡丹江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第37-46页
    5.1 提高思想认识,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摆上重要位置第37-38页
        5.1.1 强化发展意识第37页
        5.1.2 强化组织领导第37-38页
        5.1.3 强化示范引领第38页
    5.2 盘活资产,挖掘资源,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第38-39页
    5.3 打造“产”与“引”结合模式,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全面发展第39-40页
        5.3.1 政策上的“产”与“引”第39页
        5.3.2 人才上的“产”与“引”第39-40页
        5.3.3 资金上的“产”与“引”第40页
    5.4 产销一条龙,保证资金循环第40-42页
        5.4.1 产业带动第40-41页
        5.4.2 兴企强村第41页
        5.4.3 综合开发第41-42页
    5.5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资产与资金管理第42-43页
        5.5.1 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完善积累机制第42-43页
        5.5.2 加强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第43页
        5.5.3 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村级不良债务第43页
    5.6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示范作用第43-46页
        5.6.1 选好村级班子第44页
        5.6.2 强化村干部培养锻炼第44页
        5.6.3 激励管理第44-46页
结束语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为例
下一篇:浙江苍南县农村人民调解机制运行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