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生物材料与生物相容性 | 第14页 |
1.2 材料表面图案化对细胞行为和蛋白吸附的影响 | 第14-16页 |
1.3 多孔阳极氧化铝薄膜(PAA)的特性 | 第16-17页 |
1.4 立题依据 | 第17-18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PAA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19-33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化学试剂、电极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2.2.1 化学试剂与电极材料 | 第19-20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3 有序PAA薄膜的制备 | 第20-22页 |
2.3.1 有序PAA薄膜的制备 | 第21-22页 |
2.3.2 空白对照薄膜的制备 | 第22页 |
2.4 无序PAA薄膜的制备 | 第22页 |
2.5 PAA薄膜的表征方法 | 第22-23页 |
2.5.1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 | 第22页 |
2.5.2 PAA孔径、孔心距、孔壁厚、孔密度和孔隙率的测定 | 第22-23页 |
2.5.3 粗糙度 | 第23页 |
2.5.4 亲水性 | 第23页 |
2.5.5 能谱(EDS) | 第23页 |
2.5.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3页 |
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32页 |
2.6.1 PAA薄膜的制备以及孔参数表征 | 第23-26页 |
2.6.2 粗糙度 | 第26页 |
2.6.3 亲水性 | 第26-28页 |
2.6.4 能谱(EDS) | 第28-31页 |
2.6.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31-3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有序PAA薄膜孔径变化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 第33-56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40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3.2.3 材料准备 | 第35页 |
3.2.4 细胞培养 | 第35-37页 |
3.2.5 材料表面细胞形态观察 | 第37-38页 |
3.2.6 细胞粘附 | 第38页 |
3.2.7 细胞增殖 | 第38-39页 |
3.2.8 MC3T3-E1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 | 第39-40页 |
3.2.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仪(ICP-MS) | 第40页 |
3.2.10 统计学分析 | 第40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54页 |
3.3.1 有序PAA薄膜的孔径变化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 第40-54页 |
3.3.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仪(ICP-MS) | 第54页 |
3.4 讨论 | 第54-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有序PAA薄膜孔密度变化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 第56-63页 |
4.1 材料表面细胞形态观察 | 第56-59页 |
4.2 细胞粘附 | 第59-60页 |
4.3 细胞增殖 | 第60-61页 |
4.4 MC3T3-E1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 | 第61页 |
4.5 讨论 | 第61-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有序PAA薄膜孔参数变化对牛血清蛋白吸附的影响 | 第63-67页 |
5.1 引言 | 第63-6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4-65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64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64页 |
5.2.3 牛血清蛋白吸附的测定 | 第64-65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66页 |
5.3.1 有序PAA薄膜孔径参数变化对牛血清蛋白吸附的影响 | 第65页 |
5.3.2 有序PAA薄膜孔密度参数变化对牛血清蛋白吸附的影响 | 第65-66页 |
5.4 讨论 | 第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目录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