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精神家园—王安忆小说的城市书写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文学地图与空间美学:王安忆小说的城市世界 | 第11-27页 |
| 第一节 文学地图:城市的变奏曲 | 第11-16页 |
| 一、行走的疆域:城市定位 | 第11-14页 |
| 二、文学地图上的城市符号 | 第14-16页 |
| 第二节 空间美学:现代性视野中的城市想象 | 第16-21页 |
| 一、空间转向的美学表现 | 第16-18页 |
| 二、现代性投射下的上海想象 | 第18-21页 |
| 第三节 都市的行走者 | 第21-27页 |
| 一、弄堂儿女 | 第21-23页 |
| 二、外来移民 | 第23-27页 |
| 第二章 镜像的突围:王安忆的上海书写 | 第27-43页 |
| 第一节 欲望的修辞学:城市变形计 | 第27-32页 |
| 一、欲望的修辞学 | 第27-30页 |
| 二、迷离的镜像:城市变形计 | 第30-32页 |
| 第二节 性别与都市《长恨歌》的文化解读 | 第32-37页 |
| 一、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城市个人史 | 第32-35页 |
| 二、怀旧之死《长恨歌》的伤城文化 | 第35-37页 |
| 第三节 镜像的突围 | 第37-43页 |
| 一、城市镜像的内在焦虑 | 第37-40页 |
| 二、女性主义的欲望突围 | 第40-43页 |
| 第三章 寻找精神家园:超越现实 | 第43-57页 |
| 第一节 穿越城乡的思索:理想城市精神的寻找 | 第43-47页 |
| 第二节 诗意的栖居:寻找精神的皈依 | 第47-53页 |
| 一、寻根:孤独的救赎 | 第47-50页 |
| 二、溯史:寻找上海底蕴 | 第50-53页 |
| 第三节 未竟的旅程:超越未来 | 第53-57页 |
| 一、问题与挑战:王安忆的探索 | 第53-55页 |
| 二、未竟的旅程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