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2 μm锁模激光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3 放大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2-23页 |
1.3.1 其它放大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再生放大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1.3.3 环形腔再生放大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1.3.4 2 μm波段再生放大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20-23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激光脉冲放大及再生放大理论分析 | 第25-36页 |
2.1 激光脉冲放大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25-32页 |
2.1.1 激光脉冲放大的速率方程及求解 | 第25-28页 |
2.1.2 矩形脉冲放大分析 | 第28-32页 |
2.2 超短脉冲放大理论分析 | 第32-34页 |
2.3 再生放大理论分析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2 μm再生放大技术实验设计 | 第36-47页 |
3.1 锁模种子光的选择及其参数 | 第36-38页 |
3.1.1 主动锁模作为种子光的优点 | 第36页 |
3.1.2 主动锁模激光器的参数及模式匹配 | 第36-38页 |
3.2 光隔离器的使用及选单脉冲方法的比较 | 第38-41页 |
3.2.1 光隔离系统的使用方法及普克尔盒选单脉冲原理 | 第38-39页 |
3.2.2 选单脉冲方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 第39-41页 |
3.3 环形再生放大谐振腔的设计及参数 | 第41-46页 |
3.3.1 再生放大腔型的比较 | 第41-43页 |
3.3.2 环形腔泵浦源的参数设计 | 第43-44页 |
3.3.3 环形腔的设计及参数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2 μm环形腔再生放大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57页 |
4.1 种子光在腔内的运转方式 | 第47-48页 |
4.2 再生放大腔在腔倒空运转时实验数据 | 第48-50页 |
4.3 再生放大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6页 |
4.3.1 种子光及再生放大的优化设计 | 第50-52页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56页 |
4.3.3 再生放大与腔倒空数据对比 | 第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