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人致作用下体育馆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舒适度实测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引言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1.2.1 人致荷载激励研究第12-15页
        1.2.2 楼盖动力特性与振动响应研究第15-17页
        1.2.3 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研究第17-19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9-22页
2 楼盖振动实测方案第22-42页
    2.1 工程背景第22页
    2.2 测试对象第22-25页
    2.3 前期有限元分析结果第25-31页
    2.4 实测方案第31-41页
        2.4.1 测点布置第31-33页
        2.4.2 测试前准备工作第33页
        2.4.3 模态实测第33-34页
        2.4.4 测试工况第34-39页
        2.4.5 测试仪器与设备第39-40页
        2.4.6 进行测试第40-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3 实测振动信号处理与结果第42-60页
    3.1 振动测试信号预处理第42-46页
        3.1.1 采样数据标定第42-43页
        3.1.2 多项式最小二乘法第43-44页
        3.1.3 数据的平滑处理第44-46页
    3.2 振动信号数据处理第46-51页
        3.2.1 动态分析软件简介第46-47页
        3.2.2 加速度振级第47页
        3.2.3 振动信号积分与微分变换第47-51页
    3.3 数据处理结果第51-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4 人致荷载作用下楼盖振动响应规律第60-80页
    4.1 行走工况数据分析第60-71页
        4.1.1 人群数量对楼盖振动响应的影响第60-64页
        4.1.2 行走方向对楼盖振动响应的影响第64-66页
        4.1.3 人致作用梁板位置对楼盖振动响应的影响第66-67页
        4.1.4 人致作用强度对楼盖振动响应的影响第67-69页
        4.1.5 行走频率对楼盖振动响应的影响第69-71页
    4.2 跑步工况分析第71-74页
        4.2.1 人群数量对楼盖振动响应的影响第71-72页
        4.2.2 跑步频率对楼盖振动响应的影响第72-74页
    4.3 踏步、跳跃工况分析第74-77页
        4.3.1 人群数量、活动频率对楼盖振动响应的影响第74-76页
        4.3.2 人群活动类型、密度分布对楼盖振动响应的影响第76-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80页
5 人致荷载作用下楼盖模态分析第80-92页
    5.1 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简介[40]第80-82页
        5.1.1 模态参数频域识别方法第80页
        5.1.2 模态参数时域识别方法第80-81页
        5.1.3 模态参数整体识别方法第81-82页
    5.2 基于JM3839无线动静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的模态参数识别第82-86页
        5.2.1 模态分析软件技术指标第82-83页
        5.2.2 模态参数识别第83-85页
        5.2.3 各工况下模态参数识别结果第85-86页
    5.3 实测模态识别结果与有限元分析对比第86-91页
    5.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6 大跨度预应力体育馆舒适度评价第92-106页
    6.1 基于加速度振级的舒适度评价第92-96页
        6.1.1 相关评价标准第92-93页
        6.1.2 利用加速度振级进行舒适度评价第93-96页
    6.2 基于结构自振频率的舒适度评价第96-97页
        6.2.1 相关评价标准第96页
        6.2.2 利用结构基频进行舒适度评价第96-97页
    6.3 基于加速度的舒适度评价第97-103页
        6.3.1 相关评价标准第98-99页
        6.3.2 利用均方根加速度进行舒适度评价第99-101页
        6.3.3 利用峰值加速度进行舒适度评价第101-103页
    6.4 基于振幅的舒适度评价第103-104页
        6.4.1 相关评价标准第103-104页
        6.4.2 利用振幅进行舒适度评价第104页
    6.5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06-108页
    7.1 本文主要结论第106-107页
    7.2 后续研究展望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门市土地流转适度规模化问题研究
下一篇:山东省济宁市香城镇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进程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