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31页 |
| ·过渡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第10-15页 |
| ·过渡金属盐还原法 | 第10-14页 |
| ·有机金属络合物的配体置换法 | 第14页 |
| ·热分解法 | 第14页 |
| ·电化学还原法 | 第14-15页 |
| ·过渡金属纳米粒子的稳定方法 | 第15-18页 |
| ·静电稳定 | 第15-16页 |
| ·空间位阻稳定 | 第16页 |
| ·静电空间位阻稳定 | 第16-17页 |
| ·配体稳定 | 第17-18页 |
| ·过渡金属纳米粒子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18-22页 |
| ·烯烃加氢反应 | 第18-19页 |
| ·氢硅化反应 | 第19-20页 |
| ·氧化反应 | 第20页 |
| ·氢甲酰化反应 | 第20-21页 |
| ·C-C偶联反应 | 第21-22页 |
| ·过渡金属纳米粒子的回收体系 | 第22-24页 |
| ·水/有机两相体系 | 第22-23页 |
| ·超临界二氧化碳/有机两相体系 | 第23页 |
| ·氟/有机两相体系 | 第23-24页 |
| ·离子液体/有机两相体系 | 第24页 |
| ·离子液体/有机两相催化体系 | 第24-30页 |
| ·离子液体的结构 | 第24页 |
| ·离子液体的性质 | 第24-26页 |
| ·离子液体/有机两相催化体系 | 第26-30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 2 含聚醚链季铵盐型离子液体IL_(550)稳定的Rh及Pd/Rh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表征 | 第31-36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试剂、仪器 | 第31页 |
| ·离子液体IL_(550)的合成 | 第31-32页 |
| ·离子液体IL_(550)的表征 | 第32-34页 |
| ·IL_(550)稳定的Rh及Pd/Rh纳米催化剂的合成 | 第34页 |
| ·IL_(550)稳定的Rh及Pd/Rh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表征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3 IL_(550)稳定的Rh纳米催化剂催化苯乙烯加氢反应 | 第36-42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 ·试剂、仪器 | 第36页 |
| ·苯乙烯加氢反应 | 第36-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0页 |
| ·苯乙烯加氢反应条件考察 | 第37-39页 |
| ·苯乙烯加氢反应中Rh纳米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效果考察 | 第39-40页 |
| ·有机相中铑流失考察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4 IL_(550)稳定的Pd/Rh双金属纳米催化剂催化1,5-环辛二烯选择性加氢反应 | 第42-49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 ·试剂、仪器 | 第42页 |
| ·1,5-环辛二烯选择性加氢反应 | 第42-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 ·1,5-环辛二烯选择性加氢反应条件考察 | 第43-46页 |
| ·1,5-环辛二烯选择加氢反应中Pd/Rh纳米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效果 | 第46-47页 |
| ·有机相中钯、铑的流失考察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