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导论 | 第10-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2.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师生互动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三) 本文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 本文的思路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师生互动的涵义及意义 | 第15-19页 |
(一)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师生互动的涵义 | 第15-17页 |
1. 师生互动的涵义 | 第15-16页 |
2. 思想品德课教学师生互动的涵义 | 第16-17页 |
(二)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师生互动的意义 | 第17-19页 |
1.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17页 |
2.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 第17-18页 |
3. 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 | 第18-19页 |
二、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9-26页 |
(一)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师生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2页 |
1. 互动形式单调 | 第19-20页 |
2. 互动内容狭窄 | 第20页 |
3. 互动对象偏狭 | 第20-21页 |
4. 互动过程形式化 | 第21页 |
5. 互动缺乏创新 | 第21-22页 |
(二)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2-26页 |
1. 部分师生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师生互动重视不够 | 第22-23页 |
2. 应试教育体制和学校不合理的评价机制 | 第23页 |
3. 教师对互动问题设计不当 | 第23-24页 |
4. 思想品德课课时少,内容多 | 第24-26页 |
三、解决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对策 | 第26-33页 |
(一)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互动意识 | 第26-27页 |
1. 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 | 第26页 |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 第26-27页 |
3. 积极倡导有效的互动观 | 第27页 |
(二)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27-28页 |
1.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 | 第27页 |
2. 摆正教师和学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位置 | 第27-28页 |
3. 师生之间要平等交流,友好互动 | 第28页 |
(三) 改进并丰富课堂师生互动方式 | 第28-29页 |
1. 运用情景互动法促进师生互动 | 第28页 |
2. 运用案例互动法促进师生互动 | 第28-29页 |
3. 运用讨论互动法促进师生互动 | 第29页 |
(四)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 第29-30页 |
1.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 第29-30页 |
2. 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 | 第30页 |
3. 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 第30页 |
(五) 合理评价思想品德课教学 | 第30-31页 |
1. 倡导发展性的评价 | 第31页 |
2. 注意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深层次评价 | 第31页 |
3. 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多角度评价 | 第31页 |
(六) 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 | 第31-33页 |
1. 互动中善于对话,善于倾听 | 第32页 |
2. 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