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第14页 |
1.1.2 水源污染现状 | 第14页 |
1.2 传统灭菌技术 | 第14-16页 |
1.2.1 物理灭菌法 | 第14-15页 |
1.2.2 化学灭菌法 | 第15-16页 |
1.2.3 生物灭菌法 | 第16页 |
1.3 等离子体概述 | 第16-24页 |
1.3.1 低温等离子体定义 | 第16-17页 |
1.3.2 等离子体的分类 | 第17页 |
1.3.3 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 | 第17页 |
1.3.4 等离子体的生成技术 | 第17-21页 |
1.3.5 等离子体的应用 | 第21-24页 |
1.4 高压脉冲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1.4.1 脉冲电场灭菌技术 | 第24-26页 |
1.4.2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 | 第26-29页 |
1.5 高压脉冲技术灭菌机理 | 第29-31页 |
1.5.1 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机理 | 第29-30页 |
1.5.2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理 | 第30-31页 |
1.6 研究方案 | 第31-34页 |
1.6.1 存在问题 | 第31-32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33-34页 |
1.7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分析测试方法 | 第35-45页 |
2.1 实验装置 | 第35-38页 |
2.1.1 脉冲电场灭菌系统 | 第35-37页 |
2.1.2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系统 | 第37-38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38-41页 |
2.2.1 实验对象 | 第38-40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2.2.3 实验试剂 | 第41页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第41-44页 |
2.3.1 细胞存活率分析 | 第41-42页 |
2.3.2 电压电流波形测定 | 第42页 |
2.3.3 溶液pH和电导率的测定 | 第42页 |
2.3.4 臭氧浓度的测定 | 第42-43页 |
2.3.5 过氧化氢浓度的测定 | 第43-44页 |
2.3.6 细胞形貌的观测 | 第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低场强脉冲电场杀灭水中大肠杆菌的实验研究 | 第45-58页 |
3.1 典型脉冲电压电流波形 | 第45-46页 |
3.2 脉冲电场处理过程中的水温变化和能量密度 | 第46-48页 |
3.3 实验参数对脉冲电场杀菌效果的影响 | 第48-56页 |
3.3.1 反应器结构参数对脉冲电场杀菌效果的影响 | 第48-51页 |
3.3.2 电气参数对脉冲电场杀菌效果的影响 | 第51-54页 |
3.3.3 水质参数对脉冲电场灭菌效果的影响 | 第54-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低温等离子体杀灭水中大肠杆菌的实验研究 | 第58-75页 |
4.1 典型脉冲电压电流波形与单脉冲能量 | 第58-59页 |
4.2 实验参数对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效果的影响 | 第59-69页 |
4.2.1 反应器结构参数对等离子体杀菌效果的影响 | 第59-61页 |
4.2.2 电气参数对等离子体杀菌效果的影响 | 第61-65页 |
4.2.3 水质参数对等离子体杀菌效果的影响 | 第65-69页 |
4.3 低温等离子体的杀菌过程 | 第69-73页 |
4.3.1 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溶液的温度、电导率和pH的变化 | 第69-70页 |
4.3.2 放电时间对过氧化氢和臭氧浓度的影响 | 第70-71页 |
4.3.3 低温等离子体对大肠杆菌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71-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75-77页 |
5.1.1 脉冲电场杀灭水中大肠杆菌的实验研究 | 第75-76页 |
5.1.2 低温等离子体杀灭水中大肠杆菌的实验研究 | 第76-77页 |
5.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7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