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引言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结构健康监测的核心在于结构损伤识别 | 第9-10页 |
·结构健康监测及损伤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结构健康监测及损伤识别概述 | 第10-11页 |
·结构损伤识别中的主要问题 | 第11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2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综述与比较 | 第13-3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综述 | 第14-24页 |
·频率法 | 第14-18页 |
·模态法 | 第18-19页 |
·模态曲率法 | 第19-20页 |
·动柔度矩阵法 | 第20-21页 |
·动态矩阵更新法 | 第21-23页 |
·神经网络法 | 第23页 |
·非线性方法 | 第23-24页 |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比较 | 第24-31页 |
·LANL实验室试验模型介绍 | 第24-28页 |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比较 | 第28-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3 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法的介绍及改进 | 第33-49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法 | 第34-38页 |
·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法的提出 | 第34页 |
·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法介绍 | 第34-38页 |
·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法的改进 | 第38-40页 |
·弹簧元 | 第38页 |
·线性杆单元 | 第38-39页 |
·平面桁架元 | 第39-40页 |
·梁元 | 第40页 |
·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法在五自由体系的应用 | 第40-48页 |
·改进后CMCM法的效率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4 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法与灵敏度修正法结合用于损伤识别 | 第49-54页 |
·灵敏度修正法介绍 | 第49-50页 |
·LANL实验室八自由度结构介绍及模拟结果 | 第50-51页 |
·实测八自由度结构损伤识别结果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5 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法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 | 第54-64页 |
·三维空间框架结构介绍 | 第54-57页 |
·三维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结果 | 第57-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